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如此父子(2/2)

但直到后来伯邑考才知道,其实不管自己有多刻苦努力母妃心中都不会有自己的一丝地位,因为自己根本不是西歧侯夫人太姒所生。

伯邑考的生母乃是西伯侯姬昌的原配,身位那也是尊贵无比,是先主帝乙的王妹,当年为了拉拢帝乙将自己的同胞妹妹嫁给了姬昌,而西歧侯如今的夫人太姒在当时不过是商王王妹的陪嫁滕妾而已。

姬昌在渭水之宾迎娶帝乙王妹,但却对太姒一见钟情,太姒乃是夏朝王室之后,素有贤名,在为公主挑选陪嫁滕妾时为了摆平各方势力选择了这位夏朝宗氏,这对于家中落败生活贫寒的太姒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姬昌相貌英俊太姒对其也是一见倾心,只是当时西伯侯正妻尚在,哪怕两个人互相衷情但只要有王妹在,那么他们两个人便永远不能在一起,而且帝乙为了自己后宅之事还真是操碎了心。

除了王妹之外,那七个陪嫁而来的滕妾都被下了绝孕的药,得知这一事之后,姬昌暗中寻遍天下名医,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将太姒的身体养好,也正因如此让姬昌耿耿于怀,自己的长子居然不是从自己最爱的女人生的,而是自己一直不喜的正妻所出。

为了将自己心爱的太姒扶正,姬昌在王妹生产的时候动了手脚,让自己的原配产后大出血而亡,就连自己的长子也被丢进了府里的一处偏僻之地,让这个本就不该出世的儿子自身自灭,在姬昌心目中伯邑考根本不是自己的儿子,他的长子是自己最爱的太姒为自己生的姬发。

至于伯邑考对于姬昌而言就是个隐患,只要有这儿子在一天姬昌就无时无刻不在担忧,会不会有哪一天得知身世之后篡位的担心。

虽然关于自己正配的一切消息,成了这府中最大的秘密,随着帝乙的离世,当年参加自己与王妹婚礼的那些人早已死的死,老的在,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王妹的存在,在他们的认知里太姒才是自己的原配。

甚至就连伯邑考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究竟是谁,姬昌抹灭了自己原配帝乙王妹的存在,就连作为亲生儿子的伯邑考也不知道母亲的存在。

这样的报负总算解了姬昌的杀父之仇,说来王妹可是姬昌的杀父仇人文丁之女,于她姬昌可是无时无刻不想杀之,以报杀父之仇。

姬昌之父季历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大大扩大了封地,这让当时的商王也就是自己的便宜岳父商王文丁忌惮,便以封“方伯”为由将其骗至殷都囚禁了起来,不过哪怕被囚禁了,季历依然四处结党营私搞得朝中很多官员替他说话,

这让文丁突然意识到这个季历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后患,若是放他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只怕后患无穷,为了以绝后患文丁处死了季历,季历死后姬昌继位。

不过文丁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姬昌会比他父亲季历野心更大,已经不满足于封地,姬昌要的是整个天下,不过这一切文丁自然不知道了,季历死后不久文丁便因病去世了。

继任王位的是文丁之子帝乙,帝乙继位之初西歧势大,但先王杀了姬昌之父季历,两边的关系并不太好,为了缓和关系帝乙将同胞王妹嫁给姬昌为正妻。

本以为双方成了姻亲之后,双方关系可以缓和一下,若是王妹在生下一个嫡子,那么西歧的一切便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掌之中,若是姬昌有异大不了杀之抚持自己的外甥继位。

但能想到这一点的似乎并不只有帝乙一个人,帝乙能想到的姬昌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姬昌在王妹怀孕之后,那叫一个愁啊!这个孩子对于姬昌而言无时无刻不是一道催命符。

不过好在帝乙死得早,帝乙死了之后朝歌大乱,六王子受继承王位,不过朝中大权被祭司殿掌控,这给了西歧喘息的机会,而且更让姬昌高兴的是,太姒经过数年的调养之后终于怀上了自己的孩子。

于是王妹的存在便成了姬昌眼里的一根刺,姬昌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发妻死,甚至在他眼中王妹并不是妻子而是个和亲的棋子,一个阻止自己和爱人太姒长相厮守的最大阻碍,只要她在一天自己便永远不可能和太姒在一起。

不过好在命运给了姬昌机会,帝乙一死朝歌大乱,没有人再关心西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趁着这个机会姬昌在王妹的药中动了手脚,造成了王妹难产大出血而亡,就连伯邑考也差点闷死在娘胎中。

伯邑考刚刚出生的时候头特别大,这也是造成王妹难产大出血的根本原因,谁也不知道姬昌到底从哪弄到的这种药,不过当时确实存了让伯邑考母子共丧黄泉的念头,只是王妹弥留之际拼尽全力产下了伯邑考。

这些年王妹在西伯侯府内安插了不少眼线,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生怕将来自己出了什么意外自己的孩子没人护着,从嫁入西伯侯府那天起王妹便知道自己的丈夫心中没有自己,有时候王妹其实也挺羡慕太姒的,本以为十年相守总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那天。

但她错了大错特错,她低估了姬昌对她的厌恶,这些年来她生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但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是可以活到满月的,甚至有些根本等不到出生便胎死腹中了。

生产那日王妹便知自己大限已至,从府中的线人处得知太姒已怀有身孕,想必为了太姒姬昌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如今自己所求的不过是可以将这个孩子平平安安的带到这个世界上。

若姬昌实在容不下这个孩子,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会让自己留下来的那些眼线安排孩子假死,将孩子带出侯府去过那些属于他自己的日子,哪怕是个乡野村夫只怕也比在这侯府中强。

作为母亲弥留之际,自己的所求也不过是这个孩子可以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一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宿命和责任,回首自己这一生似乎没有为自己活过一次,只求这个孩子不要踏上自己的旧路。

关于母亲的种种,伯邑考也是听母亲留下来的那些旧部所讲,对于母亲的所有印象也不过一幅画象而已,伯邑考常常在想若是母亲没有死那该多好,自己宁愿当个平民和母亲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也不愿当这西歧的大公子。

如果可以的话,伯邑考希望在救出父亲之后,便离开侯府过着平民的日子,此次营救就当还了他的生养之恩,从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