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当时回答“不急,回来再说”。
因为他有个打算,但还没确定要不要告诉张大伟。
什么叫“走了”?刚刚好转的心情忐忑起来。
三天没动手机,没电了。充上电开了机,各种信息响成一片,郑秋顾不上看,拨通张大伟的号码,问:“不在家啊,去哪了?”
“你好些了吗?”张大伟的声音很飘,应该在室外,“我给你留了个纸条。”
“哦。”郑秋拿着电话,起身去推开张大伟的房门。
屋里东西很少,平常明面上也没有多余的杂物,简洁得不象有人住。但是今天仓促了些,换下来的衣服都没扔进洗衣机,衣柜门大敞着。
郑秋心安了,应该不是他刚才想的那样。本来他想得也很没道理。
虽然俩人的关系略微有些别扭,但本质上来讲,还算和谐。而且他打算再进一步,更和谐一些,也想不出张大伟有什么理由要离开。
“嗯,看见了。”郑秋声音里带了笑意,打算问张大伟几点回来,一起去吃牛肉面好不好?病了三天,他十分贪恋那点儿热气四溢的温暖。
“我……先不回去了,纸条你看见了吗?”张大伟又问一遍。
“看见了,”郑秋的笑意凝结在从喉咙里往脸上去的路上,“怎么?”
“东西我明天过去拿,应该一次能搬完,”张大伟犹豫一会儿,问:“明天你在家吗?”
“你要搬?”郑秋愣了。
“嗯。”
“搬出去?不住了?”郑秋追问。
“嗯。”
“哦。”郑秋挂了电话,被这意外的回答冲击得发懵。
看来就是他刚才想的那样,张大伟不打算住了,电话里也没有要解释一句的意思。那他也就没必要问。
如果这是张大伟要退出的暗示,按照合约里写的:一方退出,另一方无条件服从。合约是他定的,防着被人家粘上,那么问不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或者只是没想到,主动履行的会是张大伟。
面还是要吃的。
郑秋拿起钱包手机出了门。
房门一关,里面的清冷和孤寂就暂时和他断绝了关系。
热气腾腾的汤,光滑顺溜的面,鲜嫩翠绿的芫荽……想想就感动得要哭了。
“来了啊——几天没见了!”老板娘一张圆脸笑得灿烂,热情地招呼着,“加肉吗?”
“今天吃素面,”郑秋也一脸笑意,找了张桌子坐下,得照顾一下胃的承受能力。
挑了个面向窗户的座位,本想看街上的行人,却从玻璃反光里看见有个姑娘掏出手机,冲着自己的后背偷偷拍照。
啧,太明目张胆了。
看来病了三天帅气不减,只是张大伟竟一点儿也不留恋,着实令人生出些挫败感来。
老板娘端了面过来,问:“怎么吃素,今天一个人来啊?”
“胃不舒服。”郑秋笑笑,只答了前半句。
“等着要碰上你的,来好几回了,”老板娘拿手指指玻璃反光里那个姑娘,低声问:“我要拍你一张正脸儿,发朋友圈,还说是常客,是不是客人就更多了?”
“啊。”朋友圈?郑秋想起刚刚手机上此起彼伏的那些信息们,漫不经心地应道:“行,代言费不用给,折成牛肉面吧,都要加肉的。”
老板娘哈哈笑着忙去了。
扔开手机三天,他偷偷溜出了世界,世界并不知道,照旧向他发出各种讯号。
微信上一片红点点,郑秋从上划到下,直到看见一张黑方块上一个小白点,最后一句话是“那就这样吧,对不起。”
张大伟的头像。
什么玩意儿就对不起了?
郑秋一手挑起面,一手点开对话框,看到张大伟连着发给他的三句话:
-秋哥,我喜欢你,你别走了,咱们签个一辈子的,好不好?
-我还能续租吗?
-那就这样吧,对不起。
三句话分了三天发的,分别是郑秋头疼发作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看来在他无暇顾及的这三天,张大伟自导自演了一场告白加被拒加离家出走的独角戏。
屏幕黑了。
郑秋点开,再看一眼这三句话,发一会儿愣,明白闹误会了,有点儿想乐,又乐不起来。
屏幕又黑了。
面汤很热,几口下去,心里那点儿凉意开始回温。
郑秋再点开,着重看了一遍第一句,又庆幸自己没有及时看到,不然该怎么回呢?
-我也正好不打算走了。——太笼统,不明不白。
-没什么对不起的。——避重就轻,解决不了问题。
-继续住着吧,我刚看到你的消息,见面细说。——一句话写了又删,删了又改,终于确定可以表达出没有完全拒绝又不会马上回应同时还想让他回来的三层意思,郑秋按了发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