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候, 沈元娘才听到了楚慎登门的事。
彼时,她正躺在床上, 等待着她娘一口一口地投喂。吃东西这件事,沈元娘从来不会劳烦其他人的,这是刚才醒来的时候,忍冬怕她饿着, 递给她一碗粥,沈元娘也不知道是脑子抽了还是怎么的,竟然直接将粥放在床上, 探出脑袋, 准备开吃。
这很正常, 试问哪个狗吃东西的时候要用手捧着?
忍冬当时脸上的表情不知道有多精彩, 以至于现在沈元娘想起来, 还是觉得丢脸之极。
那碗粥最后还是没有吃成,锦被是软的,怎么能放得稳一碗粥呢,还没等沈元娘开吃, 粥已经全部倒了, 散了一被子都是。
几个丫鬟又手忙脚乱地给沈元娘换了一床新被子。
丢脸是不用说的了,不过沈元娘在卫国公府的时候丢脸已经丢成习惯了, 再多来几次也不算什么。忍冬几个丫鬟一琢磨,也就想明白了, 约莫是姑娘才刚醒来, 手上还没有力道, 不能自个儿吃饭。
至于那些抽风的举动,她们姑娘的性子向来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没有什么好惊讶的。想通了之后,几个丫鬟也就更加不能再让沈元娘一个人吃饭了。
忍冬为了维护自家姑娘的名声,还勒令栖霞院的丫鬟们不许将这事儿传出去。
沈元娘看着忍冬煞有介事地教训几个丫鬟,心里有些囧囧的,其实她一点都不在意呀!
不过东西还是得吃的。
长公主过来的时候,正好见到玉清端着一碗参汤准备喂沈元娘,长公主心疼女儿,立马将参汤接了过去,亲自坐在沈元娘旁边,小心地喂了起来。
“好喝吗?”长公主问道。
参汤而已,即便做得精致,又能好喝到哪里去?不过这东西是她娘亲自喂的,沈元娘喝的满足,便觉得味道也是其次了。
“好喝!”沈元娘高兴地直扭着身子,然而扭了一会儿,沈元娘才惊觉自己已经没有尾巴了。
沈元娘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地看着她娘。
长公主的表情有一瞬间的错愕。她总觉得自打女儿醒来之后,这性子便莫名其妙地活泼了许多。
就好比现在。
人总不会莫名其妙地改变的,且女儿变得这样厉害,中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她们不知道的事。不过长公主什么也没有说,女儿能醒来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至于其他的,等到女儿想说的时候再说也不迟。
母女两个一个喂一个吃,气氛正好。恰在此时,玉清忽然从外头走过来,朝着两人行了礼,道:“殿下,姑娘,卫国公来了。”
沈元娘揪着被子,瞬间激动起来。
她没想到楚慎竟然会来得这样快,那他肯定是担心死了吧。自己这样突然就没了,是个人都会急疯的。
要是从前,意识到楚慎担心自己,沈元娘肯定美得不着边,可是现在到底不一样了,沈元娘不想让楚慎这样担心她。
而且,这么一会儿不见,她心里也怪想念的。
沈元娘按捺着心里的欢喜,却听母亲说:“卫国公?他怎么来了?”
玉清摇了摇头:“奴婢也不知道,听说来了好一会儿了,侯爷亲自接见的。如今那边突然派了人来传话,说是……”玉清停顿了一下,看了沈元娘一眼,“说是,要来看望咱们姑娘。”
沈元娘端着一副我就知道的小模样。
楚慎来长公主府,除了看她,也就只有看她了。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可能。
长公主很想说不见,可是仔细一想,人家三番两次登门拜访都是为了她女儿,这么将人赶在门外也不大好。长公主寄希望在沈邑身上,深吸了一口气后问道:“侯爷怎么说?”
“侯爷……侯爷说,听殿下和姑娘的。”
长公主半天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适逢多事之秋,卫国公府那边还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模样,长公主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同楚慎多来往。既然沈邑不中用,那便由她来当这个恶人了,长公主沉吟着开口:“去回卫国公,就说姑娘刚醒来身子还虚的,不便见外客,请国公爷体谅一二。”
“是。”玉清领命这就要下去。
不想那边床上躺着的人忽然开了口:“等等!”
长公主狐疑地看了看女儿:“又要作什么妖?”
“什么呀。”沈元娘不满母亲这样说她,她做事向来正正经经的,何曾做过妖了?她拉着母亲的袖子,巴巴地看着她,眼中一片赤诚:“人家卫国公好容易来一趟,让他见一见也没什么呀。”
长公主更觉得怪异了:“你不是最不喜他的吗?”
沈元娘立刻就炸毛了,这话她可不承认:“我……我什么时候不喜他了,娘,你可别胡说。”
这要是被楚慎听到了,心里得多难过呀。虽然她以前确实是别扭了一阵子,可那不都是因为楚慎态度不好吗?都是误会,误会。
长公主紧紧的盯着女儿,直把沈元娘看的心里发虚。
她缩了缩脖子,被子一拉,将脑袋都蒙在里面,瓮声瓮气:“反正娘你赶紧让他进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