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笙有些愣愣的看向姜三爷,半晌点头如捣蒜般道:
“先生说的对极了,对极了。”
。。。。。。
过了清江码头再往前走要路过临安府,姜三爷早早和乐山打过招呼,临安府他有一知己好友,等下路过的时候少不得要去拜访一下。
乐山对此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况且,她跟着先生走,自然是先生怎么安排,她就怎么随着就是了。
临安府也算的上大楚一处比较繁华的地界,这里居住的人口甚多,这人一多,热闹就有了。
等马车一路进了城门沿着宽敞的街道往里走,乐山就和宝笙两个将车窗的帘子悄悄掀起来,津津有味的看着外面的热闹。
似乎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风俗,这里看起来就和四明山有些不同,别的不说,就说这穿着打扮上,四明山那边的人大多喜欢穿窄袖束腰,这里的人似乎更热衷于广袖长衫,走起路来飘飘摇摇的很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潇洒。
姜三爷凭着记忆一路指挥着车夫往前行驶,到了东大街的尽头直接往左拐,慢慢的前面的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就少了起来,而且越往里走越安静,到了最后就只剩下各家门前立着的石狮子了。
乐山本能的觉得这条街不太一般,她们的荷香小筑门口也有石狮子,阿娘说这石狮子可是地位的象征,她刚刚仔细看过,几乎这一条街上每家门前都有石狮子,也就是说这一条街上的人家至少都是有些地位的人家。
车子往前走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终于缓缓的停了下来,姜三爷头一个下了车,仔细的打量着周围,满意的点点头,经年不见这里似乎一点都没变。
门口看门的小厮探头望出来,见是一行两辆马车,不由好奇的走出来询问道:
“敢问这位先生,可是来咱们府上拜访的?”
姜三爷上前点点头道:
“在下姓姜,这是我的拜帖,麻烦小哥将这个往府里给你家老爷递过去。”
姜三爷说完,转头看了一眼雨前,雨前登时将手里准备好的铜钱往那门房小哥的手里塞了过去:
“麻烦小哥了。”
那小哥见了立刻笑着躬身道:
“先生客气了,您稍等,我就这给我家老爷递帖子去。”
。。。。。。
姜三爷等那小哥往府里跑过去,转头正好瞧见乐山被宝笙抱下了马车,随即招手道:
“丫头过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家人家。这是我多年的好友,姓吴明槐安,如今是这江南西路的转运使,也算是一方大员了。”
乐山惊讶地看着姜三爷,没想到她家先生竟然还有这样的朋友。
姜三爷捋着没几根的胡子一脸得意的看着小丫头:
“怎么,这就惊讶了,你家先生认识的人可不少,这个可还不是最厉害的呢!”
乐山好笑的看着自家有些膨胀的先生,点点头道:
“嗯,学生往后拭目以待。”
话音刚落,门里忽然传来了说话声,紧接着一个年轻管事模样的人带着两个小厮以及那个门房小哥走出来,见到姜三爷赶忙上前拱手道:
“先生,您可算是到了,我家老爷今儿早上还念叨着您呢,没想着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姜三爷不太认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过人家笑脸相迎,他自然也是一脸微笑的说道:
“有劳了。”
“先生说的这是哪里话,先生这一路辛苦了,老爷此刻正在书房召见客人,让我先领着先生进去安置。”
那管事说到这瞧见了姜三爷身边站着的小女孩,稍稍惊讶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姜三爷点点头,随手牵过乐山的小手,随着这管事一路往府里走了过去。
那管事一边迎着人进去,一边抽空招了身边的一个小厮,错开姜三爷一步小声对着那小厮道:
“快去和夫人说一声,先生带了姑娘过来了。
那小厮慌忙答应一声,撒开腿就往后院跑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