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等会儿,你说,我没有进步五十名?”我缜哥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对呀。”王浩吃了口饭。
“那我是进步了五十多名?”我缜哥不甘心。
“不是,我记得清清楚楚,你,林缜,进步了49名,怎么,缜哥,进步五十名家里给钱啊?”
“卧槽。”看把我缜哥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了。林缜明显脸色不太好,想走应该是。“先吃饭。”哎,我个操心老妈子。
“更生,你,要不,降低一下要求呢?”林缜在我耳边说悄悄话。
“想得美。”
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历史老师讲题贼快,基本就是“来看下这道题,答案选A,我们读一下题干……来看选项,B一看就是错的,C不符合题意,D也是错误答案选这个的人就是傻没人选吧?”这种讲法。
不到一节课,历史老师已经要讲最后一道选做题了。最后一题是这样的: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6分)
(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来,大家审题了吗?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我问你们,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你爱的是他的什么?”
下面一下炸开了锅,后排一男生嗓门奇大,“老师,我知道,是美貌。”历史老师一如既往,他点了点头,“还有呢?”
于是,好好一节历史课临了变成了一节感情课。学生举手,历史老师点,回答什么的都有,当代青年的爱情真是哎,取决因素太多了。
“大家对美貌这点还是很赞同的对不对?”同学们整齐划一,“对。”“那我们让最好看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赵甦,你爱一个年轻人,你爱他什么呢?”
突然被点的我:……
我还是站起来,“我要是爱一个年轻人,我不是爱他什么,我就是爱他,爱他本身,好的或者不好的,都爱。”
历史老师点点头,点评:“看来校草还挺深情的嘛。”
隔了一条过道,林缜左边那个男生叫杨辰,跟林缜也住一个宿舍。他像是在为林缜鸣不平,“老师,我缜哥长得也好看,你怎么不叫他?”
“那林缜,你说说?”
林缜瞪了眼杨辰,“我没什么想说的。”
前排有个胆子大的女孩子,“林缜你没有喜欢的人吗?”“怎么,你是要在我的课上表白吗?”那个女孩子脸都红了。
“有。”大家明显懵了,反应快的开始起哄,“呦,缜哥,喜欢谁啊?喜欢她什么?快给哥们说说。”
“滚,这也是你们能知道的?”
“哎呦,咱们不配知道,那谁能知道?甦哥,你知道咱缜哥喜欢谁吗?”
“你们算问对人了,除了我就更生一人知道,你们看问不问得出来?”
哎呦卧槽,林缜我是你大爷!
“嗯,我知道,他喜欢他大爷。”
嗯,不出所料,班里又全是哄笑声和起哄声。“缜哥,你口味挺重啊!”
“滚你大爷的。”
“别,缜哥,我大爷已经入土三年了,恐怕消受不起。”
历史老师饶是脾气再好,这会儿也有点挂不住脸了,“你们这些乱七八糟的宿舍里说去吧,咱班女孩子脸皮薄。”
前排那个问林缜有没有喜欢的人的女孩子又插话了,“老师,没事,咱们女孩子也爱听。”
“薇姐就是薇姐,薇姐威武。”
历史老师没有办法了,“你们够了啊,小兔崽子们,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老师我一百五。”“那你该减肥了。”
“我一百!”“女孩子可不喜欢竹竿啊。”
正巧下课铃声响了,历史老师可能头一次怼了人,很是亢奋飘飘然,文综卷一卷,放咯吱窝里夹着,拿了保温杯,迈着大步子走了。
林缜看着我,“你怎么不问我?”
“问你什么?”
“就如果我爱年轻人,我爱他什么。”
“年轻人是谁?是你外面养的狗子吗?你为什么爱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