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时节,暖意回转,空气中微有些凉意,潇湘馆外的春意盎然,杏花梨花争相绽放,廊檐不远处,海棠玉兰傲立枝头,随风轻摆,摇曳浮动隐隐花香。
贾谨缓缓的踏入潇湘馆,驻足外书房曲阁畔,窗棂上些许灰尘,似乎主人许久不再步足此处。
金圈大摇大摆的在潭中爬出来,天气渐暖,它的精神头也在一朝一夕之间回归了。
银宝兴奋的在山顶飞奔而来,贾谨的脸颊浮现一抹笑意,倾刻即逝,黄芪小跑着上前来,低头回禀道:“林姑娘近来甚少出屋,只每日晨昏定省,园中已近月余不再过来,小丫鬟说林姑娘忙着义学之事,闲暇时看书,精神身子骨尚好。”
贾谨漆黑的双眸专注的看向远处,似乎在听黄芪回禀,又似全然不在意,半晌方道:“由她去罢。”
黄芪低声应是,贾谨忽又道:“让牡丹将白玉箱子的书,给玉儿送去。”
黄芪连忙应下,立时去传话,他素来谨慎,知晓自个大爷待林姑娘不同,故凡林姑娘事宜,都由他自个亲自去办。
银宝引着金圈跑远了,那处有一株朱砂梅,贾谨的眼光触及,忽有些怔神,就在那颗树下,玉儿认真的向他许诺一生不悔。
是啊,一生不悔,坚定的话语令人动容,冰冷的寒冬带来融融的暖意。那样的赤诚,有人肯与你携手荣辱,他是心动了的。况且,玉儿本就令人手足无措,玉儿自有刚性,她是宁肯直言死于谏,也不愿谄媚图荣华的性子。
初见时,众人逢迎,趋利人之常情,玉儿半分不动,冷言表明态度,再后来,玉儿是在什么时候心悦他的呢?他并不知晓,也未相问,那个寒冬,是他太过冒昧,就像姜卫问的一样,你真的能保林氏女一世安宁?
贾谨胆怯了,他不能,才会无言以对,悔不该给了玉儿期许,再将这份希望生生扼杀。
玉儿一定在难过,贾谨轻声一叹,前路唯有孤身才能安心,玉儿肯携手同行,可我又怎能自私自利,令清白的女孩入这不见硝烟的乱局,恨我也好,怨我也罢,唯愿你安宁。
贾谨注目远眺,这出大戏不知何时才能谢幕。
此时,吕文正在西海遇到从军后的第一次挫折,遣军不动,原西海大将军心慈仁厚,深得军中将士钦佩,朝廷空降吕文正,西海大军怎会信服,私下有人议定,上书请求卸甲归田,半日内约摸两千人,后头还有络绎不绝之势,五军守备,面上焦急,实则气定神闲,冷眼看吕文正笑话。
吕文正冷笑声,这是认准了他不敢批,一群蠢货,奏则呈上去,前任西海将军荣养的脸面全无,御史台定会参他个理兵,煽动军心不稳,祸害西海安宁,真以为,陛下拿我当发配使?陛下要确保边关安宁,就不敢对我下手,也不知道哪个怂货,暗地里窜动将士卸甲辞归,军心不稳,难道本将是第一天掌兵。
吕文正冷冷的看着底下的参将守备坐营官一干人等,锐利的目光迫的众人低下头去,噤若寒蝉。
”既然兵士有辞归之心,那就由他们去罢,上战杀敌需要勇猛之士,怯懦之辈上不得战场。”吕文正缓缓道。
不待众人欲言又止,吕文正加重了语气:“我从不打败仗,世人尽知,败即死,我绝不会败。”
按察使左右都督及屋内一干人等,震惊的抬起头,自古以来,神将历朝皆有,便是那位霍司马据传战无不胜,也不敢放此狠话,这这这,这位吕将军虽有神将之名,不过天时地利而也,谁给他的底气,无知小儿,敢在西海大放厥词,败了怎么办?败了自尽谢罪吗?
众人眼巴巴的看着吕文正,吕文正轻笑声道:“败则死,我绝不会败。”
不知为何,看着吕文正的黑黝黝的眸子,有人不自觉打了个冷战,那双眸子极好看,细看下来,有些男生女相的妩媚,但长在疤痕交错的脸颊上,谁也说不出一个美字。
威也立了,该赏了,吕文正取出本奏则道:“凡我手下将士,俸禄拿双份,立了功劳,依杀敌之数另行封赏。”
众人一愣,回过神来,吕文正这招走得好,双份俸禄上头的小官们不稀罕,底下的将士们稀罕,管用,太管用,人心收拢的何止明目张胆。
吕文正摆了摆手,带来的曾校官对众人道:“西海五军集合,军令新立。”
吕文正的脾气看起来不太好,性子也很狂,底气足的令人胆战心惊,谁也不敢做出头鸟,两个时辰后,大军在西海演练场集合齐了。
曾较官高声宣布五斩五赏,又当场宣告军饷加倍之事,底下将士们瞬间热烈沸腾,欢呼震天,在这个军心初稳的时刻,有人来报海贼袭击长宁县。
有不怀好意者暗地窃喜,且看这回吕文正如何收场。
吕文正眉毛都没动半根,丝毫不乱,要过地图,布防安阵,一千余吕文正亲兵并西海大军五千,一方收城击敌,另一方背后偷袭断其后路。
吕文正用兵惯用奇袭,在次日前海贼尽灭时,周家并西海军将连吕文正的作战方略都没弄明白,眼睁睁看着吕文正立下大功。
吕文正身边一介小小校官,出门逛个大街,都能把窝藏在西海城中的倭寇贼首一伙端的干净利落,又探出和城中富户勾结,吃里爬外,销赃敛财,吕文正冷硬如刀,一天之内,连斩证据确凿、罪大恶极者百余人,家眷老小一个未留。
吕文正之狠辣,名动西海,西海城内,一时间,心怀不轨者,人人自危。
西海大军内,有人指天骂娘,有人细心盘算吕文正的亲兵几多数,有人赤胆忠心,一派慷慨凛然,跑到吕文正跟前表忠心,投诚,就是周琼也写了封赞誉的奏则,字字珠玑,感慨激昂,表彰吕文正为西海安宁立下莫大功勋。
京城内,参吕文正的奏则,御书桌堆得装不下,楚成帝只字未看,吩咐高天正尽数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