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顾家来人(2/2)

顾家的媳妇抿嘴笑谢了贾母,仿佛才看到黛玉立在贾母身侧,笑对贾母道:“老太君,这位想必就是我们的表姑娘吧,竟这般大了,老奴早些年去见林府送节礼,还见过表姑娘一次呢,只是那会表姑娘,玉团般,年岁尚小,想来不记得了。”一面说着,一面擦拭眼角,只拿眼打量黛玉。

黛玉心下冷笑,面上不动,贾母慈爱的将黛玉拉入怀中,叹道:“正是我这苦命的外甥女,小小年纪,双亲偏又去了。”

顾家的媳妇忙打嘴道:“是奴婢说话不察,竟招了老太君表姑娘伤心,真是该打。”

贾母待她打够了,正要劝阻,黛玉拉着衣衫轻轻摇了摇,贾母虽有不解,却依了黛玉,黛玉笑道:“这位妈妈,您即便有错,也不该在老太君屋里发作,我不知,这是顾家下人的规矩。”这两句,黛玉说的毫不留情。

黛玉脸上愠怒,冷声道:“待到改日,我倒要向顾家表舅表舅母请教一番。”

那四位媳妇急了满额头的汗,慌忙跪下请罪,诚惶诚恐连声告饶,贾母劝道:“总要看看你表舅表舅母的面子,好歹宽恕这回罢。”

黛玉好像气不顺般,撅了撅嘴道:“外祖母,既然说了,那就饶了她们这回,外孙女看着赌心,先回院子了。”

贾母见黛玉此番作态,活脱脱没眼色的傻大姐儿,心下微叹,休说贾母,就是屋内伺候的丫鬟们也掉了一地眼珠子。

黛玉说着,见贾母点了头,也不理人,自顾到后院暂避,待贾母打发走四个婆子,才唤人请黛玉来。

黛玉迤逦走来,既稳重又大方,贾母心下微涨,长叹出声,黛玉温声道:“外祖母不必担心,顾家的根基不在京城,这样浅显的小计,越是聪明人越不会堤防,顾家主母来了,就能知道顾家的所图所谋了。”

贾母仍是愁眉不展,半晌才道:“玉儿,这样的名声若是传了出去,你的日后哪有出路,我真后悔,将书信给你。”

黛玉的眉目平淡,唯有眼底现出一丝痛色,黛玉沉声道:“外祖母,我的性子,您是知晓的,知晓症结对我才是好事,就算外祖母不说,又能瞒到几时呢,顾家来势汹汹,我早晚会猜到的。”

黛玉的眼中有泪划过,黛玉抚了抚抽痛的心,对贾母道:“外祖母放心罢,我有分寸。”

贾母的泪终于落下,悲呛道:“既知分寸,就不该拿自个去赌,你这样不择手段,敏儿怎能放心呢。”

黛玉轻轻抚拍贾母的背,缓缓道:“外祖母,世上有些事情,从开始就不会给人选择的余地,父亲的失败,已经证明了不择手段的重要,我想要堂堂正正的活着,注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贾母泪目,黛玉愈是冷静,她愈是肝肠寸断,玉儿承载了太多在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痛楚,唉。

黛玉真的如表面那样平静么,当然不会,她只是想清楚了一些事,父亲在当今的眼皮子底下,连任巡盐御史,这代表什么?代表当今对父亲是有过信赖的,信赖的骤然丧失,无非一种原因,有人谏言,当今信了,认为父亲不忠,才放任父亲被人害死,当今在父亲逝后,发现了父亲的忠心,才对她这个遗孤以示嘉赏,黛玉连连冷笑,害死忠臣,赏几件东西,就算抹平了吗?绝不可能。

只是,黛玉皱了皱眉,顾家的背后有夺嫡的皇子撑着,究竟是哪位?让顾家有同和亲王相争的底气,当今七位皇子,三位嫡出,端看嫡出三位皇子两位公主,便知安皇后的中宫之位稳如泰山,嫡长子这位太子,会做结党营私之事吗?

黛玉摇了摇头,自六岁离开扬州到荣国府,她与父亲只有寥寥几封书信往来,而父亲从不提官场之事,黛玉眉心微动,六岁,当时黛玉执意不肯离开父亲,只因父亲自母亲逝后日渐萧索,父亲却一意孤行,执意送她入京,她苦劝不得,只能依命,难道,父亲当年就已陷入危机之中,父亲在信中提起林家子弟入仕何意?是在明示外祖母,不要亏欠黛玉,还是另有他意?

黛玉的眉深深蹙了起来,回顾过往,诸多不同寻常之事,可恨愚钝,她到今日方才醒悟。

黛玉不停思索,她对父亲有些模糊,记得此次回扬州时,父亲廋骨嶙峋的赢弱身骨,消瘦的不成人样,见到黛玉只嘱咐日后在荣府沉稳些,以免受人说嘴,自个受气,黛玉的心中凄苦难言,她有意对父亲言明荣府并非久居之地,见父亲病情堪危,又如何说得出口,唉,她本以为能与父亲相处久一些,却未想到,未想到,她回府未多时,父亲撒手西归,临终之际,眼中万般不舍,却含恨而终。

黛玉微有泪意,却尚能撑住心神,她怕贾母担心,贾母已是悔不可及,怨恨书信给予,换来黛玉的出手果断,唉,黛玉心中悲叹,这亦是无可奈何之事,能早点知道,固然痛苦,却不至于有人试探时一头雾水,若真的无意说出些什么来,那才是后悔无亦,徒惹风波。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知道的也该早点明白,唯有知晓,方能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父亲的离开无法更改,但林家的公道,她会亲自讨回来。

次日一早,因听沈三七道贾谨今日好多了,眼皮动了,似乎要清醒了。

贾母携了邢氏尤氏三春黛玉喜气洋洋前去探望,果然,到心远堂时,贾琏正喜出望外正要打发人去通知贾母。

众人心下一松,贾琏兴高采烈上前禀告贾母贾谨醒来之事,贾母连声念佛,众人丫鬟妈妈齐声向贾母道喜,贾母笑得愈发合不拢嘴,便是三春黛玉也是喜上眉稍,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休说主子们,就是下人们也络绎不绝齐声道好,为何,只因大爷虽不苟言笑,待下人不假辞色,但是,人家受皇上青眼呐,归府时日不久,进了两回宫,陛下赏了足足三次,这是何等的荣耀,就是大姑娘封了妃,主子们才进宫一回,荣府的下人素来看人下菜碟的主,早把贾谨严苛的名声,抛到脑后了,一股脑的跑去奉承,连黄芪都被折腾烦了,不轻不重罚了几个人,那起子势利眼才消停了。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