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绝顶聪明(2/2)

大姐儿认真的想了会子,迟疑的说:“叔叔也没有十分坏,还是不要打了,万一打疼了,就罚叔叔以后不许取笑我。”

贾母这会子实在忍不住了,放声大笑,屋内人也忍不住了,笑成一团,便是两位老爷脸上也挂着几分忍俊不禁的笑意,大姐儿尚不明白众人笑什么,认真的四处张望呢,小脸十分困惑,大哥儿白了大姐儿一眼,心道:“傻丫头。”

贾母笑对贾谨吩咐道:“还不快对我们大姐儿认错,你以后还取笑姐儿不成了。”

贾谨强撑着笑意,对大姐儿拱了拱手,正经道:“叔叔知错,以后再也不打趣了大姐儿了。”

大姐儿昂着头骄傲的说:“叔叔知错,我就不怪了,我宽恕叔叔。”大哥儿羞耻的转过头,太傻了,傻丫头这会子能用宽恕吗?

贾谨啼笑皆非,众人这会子实在撑不住了,哐当声响,有丫鬟笑的撑不住,跌在了地上,那丫鬟脸一红,慌忙起身出去,整理仪装。

沈三七揶揄大姐儿道:“看你卖不卖弄巧嘴了,听见个词就当会天下尽知了。”

贾母笑累了,对大姐儿道:“大姐儿,你可真是祖母的开心果,祖母见你一会,能延寿十年。”

大姐儿奇怪的问:“什么是延寿啊。”有位妈妈在旁解释是福寿的意思。

大姐儿听到就对贾母说:“曾祖母,你带我回去吧,我常常在曾祖母身边,曾祖母的福寿就更多了。”一面说着,一面用手比划个大出来。

贾母笑道:“好,大姐儿就跟曾祖母去,让曾祖母多些福寿。”

沈三七连忙开口谢辞,贾母用眼神制止了他,贾母的眼中带着坚毅,不容反对的威仪,贾母沉着的开口道:“我不信,这府里姐儿在我那边会有闪失,哥儿也是,哥儿命你父亲带回去。”

贾母肃色道:“我是国公夫人之尊,四王八公,除北静太妃外,无人越得过我,便是我近年不再进宫,我厚颜进宫求太后赐几分脸面,太后她老人家也不会驳我,你父亲是荣国府承爵者,哥儿在他身边,若不能平安,这荣国府保不住了。”

贾母话出,屋内众人尽皆跪倒在地,沈三七悲色道:“孙儿无能,累祖母多添烦忧。”

贾母冷笑声道:“府内前景,曾孙辈皆在兰哥儿安哥儿身上,悦姐儿虚岁行三,大姐儿仅是襁褓幼童,这天下有那毒辣之人,容不得稚子孩童,这荣国府倒不如恳请陛下,削爵归府才是妥当。”

贾政悲声道:“母亲。”贾政涕泪悲泣,贾赦悲感无言,默默安抚怀中的大哥儿,沈三七贾谨肃穆之色,分外沉重。

屋内气氛十分压抑,迎春失措无主,强压着心神。探春与黛玉对视,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骇之色,湘云惊讶的表情渐渐平息,惜春懵懂无知,只觉气氛不对。

黛玉和探春前后起身,湘云随后,探春抱过大姐儿,黛玉扶着贾母宽慰道:“外祖母纵是要将大姐儿接去,也该安排人将素日用的东西,收拾妥当。”

黛玉察觉到贾母身躯轻颤,心下酸涩,湘云搀住贾母另一侧,两人将贾母扶到锦榻上就坐,黛玉跪下对众人道:“大舅舅二舅舅两位大哥哥且请起身,外祖母担心七大哥哥,不肯大姐儿劳烦长辈,这才辞色威严了些,原是只为唬七大哥哥一人,孰料,外祖母威严甚重,竟把我们都唬住了。”

众人早听黛玉话时,便已起身,贾赦笑对贾母道:“母亲,玉儿真是个聪慧孝顺的好孩子。”

贾母连连点头,黛玉这份机敏为众姐妹之首,探春也是个好孩子,湘云也好,姑娘们都好,平常遇不到事,显不出才干,玉儿的通透灵慧三春所不能及,诸如先前这番发作,唯有黛玉听了三言两语,便知端倪,是非曲直了然于胸,和敏儿一样七窍玲珑心,不必待人吩咐,轻飘飘将贾母的发作,定义为教训孙儿,抹平了大面,这叫自作主张,轻狂吗?不不不,这是真正的大智若愚,黛玉难道说给屋内众人听吗?不,黛玉真正要告诉的是,贾母提的幕后之人。

宝玉真的配不上玉儿,宝玉是个好孩子,厌恶仕途经济,黛玉可曾劝过半个字,是她这个长辈,对黛玉了解不够透彻,她本以为黛玉和宝玉一样,反感仕宦权贵,原来黛玉并不是不懂,只是不言。

贾母长叹,再看探春,强作镇定的抱着大姐儿,见贾母看来,忙抬起头来,眼中有顾虑惶恐忧色,贾母心下赞许,脸上却流露出两分遗憾之色,探丫头,不比黛玉绝顶聪明,却自有一股巾帼豪气,探丫头没有完全想明白,却惦念着祖母,尚有懵懂之色却与黛玉立起身来,黛玉是心知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顾全大局,探丫头不甚明了,却有勇气起身,这份果敢才是贾家的血脉,只叹探丫头不是个男儿身,若是男儿身,便是庶出也能做出一番事业,可惜可叹,这份勇气可嘉可贵。

贾母再看湘云,想道云丫头是个天真浪漫的孩子,该教导起来了,婶子毕竟不亲生父母,贾母打量迎春,迎丫头温柔可人,却无智慧,又无勇气,贾母失望的摇头,迎丫头如果不改,永无善果。

屋内众人见贾母出了神,一时不敢惊扰,贾母回过神来,笑道:“我老糊涂,发了呆,快到膳时的点,难得今日聚的齐,索性把宝玉环哥儿琮哥儿叫上,一块到上房用午膳。”

众人听了,忙垂手应了,贾母吩咐妈妈们收拾姐儿的东西,迎春笑道:“祖母们先去,大哥儿大姐的东西,我与三妹妹知道,我们看着收拾。”

贾母赞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就依你们所言。”

贾母众人自去上房不提。

※※※※※※※※※※※※※※※※※※※※

黛玉的设定,初现锋芒,在我心中的黛玉需要别人的依靠吗?不,黛玉不需要,黛玉足够聪明,却没有施展才干的地方,难道黛玉真的只有绝顶的文才和小性吗?从来都不是如此,黛玉的智慧心胸,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

原著中黛玉和宝玉赞赏探春时说:“府里也该有个算计,我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我认为这两句话,奠定了宝黛的悲剧,谶言就是如此了。

在我心中的黛玉,没有性格的黛玉就不是黛玉了,她会历经成长,会始终厌恶某些东西,同时也强大到不必依附他人,仅靠自己便可立足于世。即便她嫁予贾谨,就算贾谨权倾朝野,造福苍生,万民敬仰时,林黛玉始终是林黛玉,从来不会是贾谨或者任何人的附庸者。

张氏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凌驾世人的智慧,却没有同等的气运,她是一个悲剧,家破人亡,张氏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一时的不忍,当年的恻隐之心救了青云,张氏并不后悔,一个人如果活在世间,见死不救,与牲畜何异!

但是张氏预测不到后果如此严重,青云挑拨长姐与平西王有私,彻底抹杀了张氏入主东宫的可能,义忠谋反,害死仁孝,张家满门流放,家破人亡。

张氏可以就地反击,但她的反击会是拿无辜将士的性命去赌,拿贾氏一族的命去赌,张家尚存的族人,何况还有沈三七贾谨两个孩童,张氏放弃了,她的死是为了保全贾谨,只有张氏死了,当今和宫中的那位才会高枕无忧。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