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王夫人来王家想请王子腾给宫里的元春传消息的事就只能告吹了。
“你媳妇的脾气怎么这么大?你都不管管吗?”晚上王子腾给王老太太请安的时候,王老太太抱怨道。
王子腾无可奈何道:“史氏性子不是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她一门心思要管家权,后来因为求子无果,心思郁郁。现在她心态平和,不争不抢,呆在自己的院子调养身体不是很好吗?大妹妹怎么还要戳她嫂嫂的心窝子?”
一个是同一血脉的妹妹,一个是相伴了十几年的嫡妻,嫡妻退让了,世人都是同情弱者的,“盛气凌人”的大妹妹就让人看不惯了。
王老太太见二儿子是真的在护着史氏,半响说不出话来。
最后,她才妥协道:“既然你说她在养病,等卿云那个通房生下来后,孩子就抱到我院子养吧。”
我不知道王老太太和王子腾这对母子还有这样的对话,就算知道了我也不会在意。现在我全部心思都在我新写的小说上。
小说的名字还没定,我想想,这篇小说带点神怪色彩,跟仙女有关,不如叫《仙缘传》。
“母亲,你在写什么?”
王熙鸾常常来找我玩耍,只要她安安分分,不吵不闹,我就由得她在我的书房里逗留,有时我兴致来了,会给她讲些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
那些童话故事王熙鸾听了一遍还想听,为了听故事,更是粘着我了。
“我在写一个姑娘被一个仙女拯救的故事。”
“仙女?是那种穿着白裙子,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仙女吗?”
“是啊……”王熙鸾的到来有点打乱我的思绪,我随口应付了她几句,“鸾姐儿,你乖乖的好不好?等娘亲写完了就读给你听好不?”
王熙鸾有些不高兴,有太多事情占据我的心神,连分给她一点时间都没有。
我起初没有注意到这点,写着写着,发觉气氛不太对劲,王熙鸾居然一边拔狼毫上的毛一边无声哭泣。
我:“……”
这样别扭的性子到底从哪学来的?
我有些烦躁地叩了叩桌面,看了看只写了十几行的大纲,又看了看一旁小几上撅着嘴不乐的鸾姐儿。
“鸾姐儿你哭什么啊?”
因为我写东西的时候不喜欢下人在,所以只能我来哄这个闹别扭的小姑娘了。
鸾姐儿撇过头不看我。
我凑到她身边,轻声细语哄道:“是不是因为娘亲没有理你,你觉得委屈了?”
“娘亲你都知道……为什么还要问我?……”说完,王熙鸾开始大声哭起来,哭得整张脸都红起来了。
我:“……”
我对小孩和宠物有十足的耐心,所以我抱起王熙鸾,拍着她的后背,一边安慰,一边在屋内走来走去。
“太太,需要奴婢服侍吗?”重锦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不必。”我回道,然后低头抵住鸾姐儿的额头,打趣道:“看看,你一哭,重锦姐姐就紧张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熙鸾趴在我的肩上,不回答。
我知道她是害羞了,无声地笑了。
有这样一段小插曲,原本有些停滞的进度开始顺畅起来。
【国公爷莫须有自知阳寿将尽,对莫家血脉断绝于他手中深感愧疚,可惜大限难免,身体孱弱,遂对莫氏道:“我莫家血脉,从澄州到京城,一步登天。希望我死前,你能完我之愿,在我有限时光,能抱到莫家儿孙……”】
这一段指出《仙缘传》的主线任务:让莫氏给国公府邸留下嫡支血脉。
别管现实中朝廷法度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文人的笔下,任何荒诞的、滑稽的、诙谐的、暴力的……都能呈现。
而莫氏的人物设定是:
【娉婷丽丽女娇娥,又宜嗔又宜笑,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伊人也。】
连女主人公都这么美,那个朝莫氏伸出援手的“仙女”当然更美啦——
【遥看峰峦耸翠,云影徘徊,近看柳绿松青,石人石马,玲珑亭子映明堂,一带长溪四环绕,水响音清,藕臂入画……】
这样仙女“美”得极度抽象,任凭读者想象。
然后就是故事内容——莫氏因为大雨被困在寺庙,遇上刚刚化形、闲来无事的“仙女”。
仙女看出莫氏的烦恼,觉得求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直接施法赐了一个孩子给莫氏。
因为这个孩子,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