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霆瑜伸手便给了一两银子。
摊主将琉璃灯下的花笺取下递给萧霆瑜。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宁英看着花笺上的谜面想了想,半刻猜不出来,便看向了萧霆瑜,萧霆瑜只笑着微微摇头。
“猜不出来便罢了,我们走吧。”
萧霆瑜点头,轻轻搂在宁英腰侧,将她圈在怀里,带出了人群。
“你是当真猜不出来,还是故意的?怕伤了我的面子,要治你的罪?”
萧霆瑜笑道:“猜不出来便是猜不出来。上云一介武夫,倒不必强装风雅有大学问。虽然是想替宁英赢那盏琉璃灯的,却不想那灯谜这般难解,倒让宁英取笑了。不过你忧思重,少笑颜,能让你取笑一番,那一两银子便不算浪费乱花了。”
听得此话,宁英再也忍不住笑,索性笑出了声来,街上热闹,除了萧霆瑜,旁人听不见,也不会注意她。
萧霆瑜瞧她笑意溢满眉眼,嘴角高高扬起,神采飞扬的模样竟让这长街上的灯火失色,比夜空中的满月耀眼,让他想用尽一切方法留在这一刻。
宁英笑了许久,才发觉萧霆瑜看着她发愣,微微低了低头,竟是脸红耳赤得羞涩。
鬼使神差的,萧霆瑜抬起宁英的下巴,低头轻轻吻了吻她。
人群热闹,灯火灿烂。
谁也没注意到人群中的一双人,谁也没注意到那一瞬间的一个亲吻。
宁英却被吓了一跳,赶忙想要退避开,可萧霆瑜的手还拦在她的腰际,他的手不松开,她便哪里都去不得,半步都不能。
萧霆瑜凑上前:“上云说过,绝不会离开宁英半步。”
身边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宁英却生出一种天地只余她二人的错觉。
自萧霆瑜回京,他们相遇、相见、相会,似乎都是避人耳目、甚至偷偷摸摸,可偏是此时此间热闹非凡,萧霆瑜大庭广众亲吻她,光明正大得似乎是要昭告天下了。
宁英心旌摇曳,惶惶然,微微倾身偎进萧霆瑜怀里:“你说了,半步不离。”
萧霆瑜一怔,笑着应道:“半步不离。此生不离。”
宁英心里默默念了数遍:“此生不离,此生不离,此生不离。”
街上几个半大的孩童四处乱跑,家里人紧紧追着,不小心撞了一下宁英,她一个踉跄便整个人投入萧霆瑜怀抱,不得不应了萧霆瑜的半步不离。
“此处人多,我们走吧。”宁英轻声说道。
“嗯,好。”萧霆瑜拦着宁英的腰,将她带出了长街,往桥上走。
可桥上人更多。
许多人都在桥上看河里的莲花灯。
河畔有红灯笼串联十里长街,河道里是莲花灯错错落落如繁星点缀,灯火绰约,倒影摇曳。
萧霆瑜忽然一怔,笑道:“我知道了!”
“嗯?你知道什么了?”宁英有些茫然的看着萧霆瑜。
“我知道谜底了。”萧霆瑜大笑。
宁英看了一眼莲花灯,半刻没明白过来,已然被萧霆瑜牵着往回走了。
“摊主,那盏琉璃灯可还在?”
“在在,公子可是猜出来了?”
“那是自然,”萧霆瑜看了宁英一眼,“便是个慧字!”
摊主笑着点头:“公子才识渊博,这盏琉璃灯便是您的了。”
接过琉璃灯,萧霆瑜便转头送给宁英。
“虽是俗物,也不够精致,还望宁英看得入眼。”
宁英含笑接到手里,微微点头:“胜在玲珑可爱。我甚是喜欢。”
“那便好。”
“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个慧字,如何解?”
萧霆瑜笑着,故作神秘道:“日后告诉你。”
“瞎猜的吧?”
萧霆瑜不急不急,只是笑着,牵着宁英继续瞎逛。
路边一个孩童看着宁英手里的等,扯着娘亲的衣角闹着说道:“琉璃灯,琉璃灯,娘,我也想要琉璃灯!”
宁英看了看那孩子,笑了起来。
“公子小姐打扰了,孩子不懂事。”妇人拉着孩子的小手,将他带走。
孩子不依不饶的被母亲拉走,宁英望了一眼,笑意更深。
萧霆瑜问道:“孩子罢了,已走了远,宁英何故还望着?”
宁英笑着摇头:“那孩子真是胆大,竟敢觊觎本公主之物。”
萧霆瑜憋不住笑,宁英也笑起来。
“公子俊朗,小姐美艳,当真良配,”路边算命探子的老道士突然冒出来,“老道给二位算上一卦如何?”
宁英微微摇头。
“小姐莫拒绝,不要钱,老道不收二位的钱。”
萧霆瑜道:“好,那便请道长为我们卜上一卦吧。”
老道士取了龟壳铜板,一通念咒,六枚铜板一次落出龟壳,老道士的神色一凝,半晌没说话。
“怎么了?”
宁英看了一眼卦象,道:“或许卦象不吉,他不敢说了。也罢,咱们便当做未卜过这一卦,走吧。”
萧霆瑜点了点头,给了老道的摊上搁了一两银子,牵着宁英就走了。
老道看着卦象,捻着长须,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坎为水。一路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哎,可是大凶之卦。哎,可惜,可惜,真是可惜,好可惜了这一对璧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