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青草郁河畔,白马到云山(2/2)

这话有趣,我将折扇合上,“说来听听。”

“世人皆为阮氏文所折服,然而《酒歌》虽醉人,却终归难登台面,倒不如祖氏《咏怀》来的大方有度,小吟怡情,高诵服人,两可。”他的文风的确和至寿很像,都有那股子天地大气,却不遗漏细微小节。

祖千秋,字至寿,东都人。

我闻言大笑。

他不知发生了什么,直问:“子漆你笑什么?”

我好不容易止住了大笑,却还带着笑意,“当真还是我当年认识的那个食戈兀,你和至寿肯定聊得来。”

我只说了一半话,另一半,我还没说。

至寿书法在我们当中是独大一家,文章也是一面大旗,可他也只精通这两者。若即才是百材精通,琴棋书画,笛箫武冶,信手赋诗,随处成章。

“我这可是暗珠明投,欲将此后身尽付与竺林。”他不像半分在开玩笑。

“绝非我大言不惭,必擒,你这实为明哲保身之举。”我笑意应是丝毫不敛。

这一路说说笑笑也不觉时间飞逝,不出五日,我们到了东都。

食戈兀在东都因谒见恩师付之凡,耽误了几日。这几日,我也未曾闲着,走访了几位有书信来往的友人。

我吩咐玉髓帮我上门递访函,并没什么不妥,可这一日,玉髓确是耷拉着脸回来的。

“谁教你生气了,这么恼气?”我不觉放下手中的酒杯,打趣他。

他似是不高兴,却并不理睬我,“也无谁惹我生气,只是今日在西长街遇见了一个人……”

“遇见的是谁?”我更来了兴趣。

“池见。”

池见,那个写“春风唱花鸟,绿河长羡姑”的池见。这一句是出自他给山东王魏和申的翁主所写的《春日十二首》第三首,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魏和申之女魏陵三岁被皇帝亲封“解忧公主”,下嫁之时依制封为“宁清翁主”,翁主所嫁之人为丞相司直王仓九长子王谖,王谖为人傲慢,苛待翁主。这一日,翁主因气急出走,在江边偶遇池见,不想竟被眼前的男子深深折服,但却有心掩饰身份,自称“颐姑”,池见也深感对此女子的喜爱,一日之内作诗十二首赠与“颐姑”。后来,大梦初醒,池见心灰意冷,不知所踪,而翁主回府邸之后不再忍气吞声,有悖伦理地写了一封“休夫书”,将王谖休了。本应是天下众人大惊,引得一番诟病才是,却不想“卫党人”此时垮台,王仓九一族被株连,翁主竟得皇帝嘉赏,得了封地,做了女封王。

池见的十二首诗自然而然地流传了出来。算算时间,不过一年有余。

“你气的什么,我却不知道。”看着玉髓一脸的无明自恼,我实在不解。

玉髓叹道:“你是真忘了吗?你与那池见,我与那池见,你居然都忘了!”

太常卿池中玉幼子,绿河别墅主人,自号“绿河郎”的池见。我怎会忘?只是,“玉髓,我的名字是什么?”我笑着问他。

他一怔,旋即脱口而出,“胶玉。”

“我予你的名字,又是什么?”

他不答话,不知不觉垂下了头。

我唤他过来,接过他的手,十九岁正是好年纪,连手摸起来都是滑如玉,“玉髓,这名字是有深意的,你之于我,如髓于玉,我无你,不可活。”

他终于肯将恼怒压下,偎到我身上,我揽过他的腰,沉默不语。

玉髓,玉髓。我好恨我自己。</p>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