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王者为乱,帝皇为尊(上)(1/2)

那夜建章宫晚宴,后来听闻,中山王的家臣窦子师不满原定的划分,不想并入山东王所属,遂起了争执,在建章宫怒触宫柱,当场毙命。不过,此人的死并没有令任何决策被改变,也正如我所料,并藩之后只保留三王藩地,其余王侯具列为亲臣,归三王管辖。这一计谋,一箭三雕,既削弱了藩王的势力,巩固了皇帝权力,又挑起各个封王之间的内讧,瓦解实力,最重要的,永绝后患。

“哪里永绝后患了?”阴季德躺在我的身边,听我将此事一一道来,不由地发问。

我靠在一旁,解释道:“三位王爷肯定是对这件事支持万分,剩余的其他人就必定是反对更多,诸王不和,永无团结之心,既然永无团结之心,那就是一盘散沙,谁都不信谁的,你说,像之前白马王和越地诸王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他听后也不禁啧啧称叹,“真是厉害。”

若即的这条计谋确实厉害,朝着饿虎群里丢一块肉,自然引起争斗。打死老虎虽然重要,但是毕竟是下下策,战争流血,殃及百姓,最为不值。倒不如这样争斗,使他们自己分崩瓦解,干净利落,也免去许多祸端。

“你今日真的不用去府衙?”我又问了他一遍。

他翻了个身子拉住我的手,看着我的眼道:“嗯,皇帝今日幸西围,许令文和我哥跟着,朝臣们今日暂歇不朝,怎么,有事?”

我握着他的手,点了点头,“幸西围一般去多久啊?”

“逢朔添一,逢晦减一,一般是两天,但是今日是朔日,所以就是三天。”

“三天的话,应该足够了。”我掰算着日子。

他一脸好奇地问我,“到底去哪里?”

“荥阳,陪我去见个人。”

“谁?”

“小良州,百增闻。”

燕州雪蹄疾驰在宽阔的官道上,我揽紧了阴季德的腰,耳畔掠过肃肃的风。他禀缰策马,大喊道:“前面就是管城驿,过了管城驿就是荥阳了。”

“知道啦,过了管城驿往北走,不出十里就是他住的地方了。”天色渐晚,夕阳薄暮,我有些疲倦,依靠在他的后背上便犯了困。

过了一会,天彻底黑了,这才到的百增闻住的地方。

“吁。”他勒马歇气。我先下马上前敲门,他接着下来,引马将其绑到了门口的拴马石上。

来应门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垂髫黄发,张口便问:“你们是谁?”

“进去告诉一声,就说是胶玉来了。”

她还正在琢磨,“胶玉?”

“正是,我来见你这儿的主人。”看年龄,我推算这是百增闻的孩子。

小女孩说了一句稍等,便跑了进去。阴季德走上前来,“是这儿吧。”

“错不了,这儿我熟。”我转头看了他一眼,展袖为他擦了擦额头,“出了不少的汗,累了吧。”

他摇了摇头,“这点路程还不算什么,倒是你,累吗?”

我笑着回道:“我什么也不用管,自然不累,别急,等下进去用了饭,你就能睡觉了。”

话正说着,小女孩便来开了大门,“请进去吧,他在里面等着你。”

这处宅子题作“关合”,是曾经荥阳守的官邸,后来被赠给了百增闻的祖父百高山,流传至他这一辈。说起百增闻,阴季德全然不知,但是一说“小良州”,他便恍然大悟,毕竟这等人物是和审按公齐名的。想当时,三国混战,各方都有才识卓群,智谋多算的能人,南蜀有审按公和季珮,东吴有舒不舍,魏氏汉家除了早薨的郭长年之外,便是这百增闻了。百增闻后来隐退,就回到了自己的故居。

只不过当年,世人并不称他百增闻,而是起了名号,叫“小良州”。人们将他比作七逐末年的神人、赵汉开国十三大臣之一的良州。凭他设计麦城、兵断嘉阳山、五制虎牢关这些奇迹,便足以流传千古。只是他的突然隐退,许多人不解,也有不少传闻说他是病死了,这倒是为他安养天年创了好时机。

进了正堂,他尚衣不整齐,头发散乱,这一头黑白发倒是有些性格。见我们进来,他便朗声大笑,可是嗓子已然沙哑了,“你也得有十年没来我这儿了吧。”

我恭敬行礼,“见过百先生。”

阴季德也跟着我行礼问好。

“听得洛阳城里阮遥深的并藩大事,我就知道,你今天来就算带人,也不会带他,这位,给我介绍一下吧。”他耸了耸肩,一双老眼精光万丈,直直看向阴季德。

我方道:“这位是洛阳阴氏的公子,阴季德,在御阊司位在少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