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神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而在这其中,龙门石窟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如何能绕过奉先寺大佛。
九尊佛像一次排开,卢舍那大佛的壮丽没有人会忘记。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依山就势雕刻在露天崖壁上的佛像,据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武则天自起名“曌”,曌有光照乾坤的意思,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两位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代表着佛门威严,佛陀亦有金刚嗔怒的金刚力士,咄咄逼人,天王持法器,与金刚力士相邻,更加的威严怒目,八部浮屠,守护着早已更替的人间地狱。无声处,有明王动怒,降服四魔!
何等的慈悲,金光普照,当易天殇走到那大佛之下,站在近处,举目凝望大佛,眉如弯月,目光慈祥,嘴边微露笑意,静静地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那只有易天殇一人的芸芸众生,可以想象昔年的人来人往,皇家气魄,想象的到当初大佛受人顶礼膜拜的壮观情景和大唐盛世的伟大繁荣。
大佛的眼中古井无波,他早已看透了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沧桑过尽,大彻大悟,一朵莲花开在卢舍那的眼中,浮现在易天殇的心中,这是这花为何不够安宁,扰动了心中的平静。
佛在看人,人却不在看佛,他在看天光正好处。
天光正好处,佛手轻抬,卢舍那大佛是没有双手的,早在一场场历史动乱中,那一双慈悲已经消失了,消失在一方恶土的佛龛中。但是现在它回来。
两手空空,上下相对,一片佛光聚散,凝聚在掌上,似有一**日在其中。
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报身,长居于实报庄严土,却又是他的法身“毗卢遮那佛”的缩写之名,何为“毗卢遮那”?
摩柯毗卢遮那!
摩柯者,大!
毗卢遮那,无量光明!
如来,佛!
大日如来!居于常寂光净土的如来法身,两者一体两面,象征法报不二,一**日在手中放射大世光明。
佛门至高佛法——掌中佛国!
界中界,这就是终点了。
慈悲之音到此终结,大日如来经传诵,净化世间一切不洁,梵音化为佛门字符满天飘荡,炽热而无情,死亡在不经意间降临,佛陀终究度化了自己的初衷,报身佛?佛陀一生因果报应的身体。
身体虚闪前行,下一刻易天殇高高越起,三丈高度,极夜空辰借力,接着十七米的卢舍那大佛头顶落下的光辉,空中一个转身扭转腰肢,消失在大日之中,亲和的阻力似乎微不足道,却像泥潭无法自拔的蛮牛一样的让人沉沦,执着的入魔太深,自己都不愿意放过这是个世界,世界如何能放过自己。
挣脱,就像铁丝在一次次折断中会失去原本的维系,巨斧当空落下同样会断折铁丝,他选择前者,有人选择了后者。
百丈大佛低眉,手掌像一片连绵的平原。那是看不透人间,放不下红尘的悲悯。
如是佛法不度人,奈何净土莲花开,何处不如来。
一个狼狈而桀骜的背影双肩开始微微抖动。
哈哈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哈哈哈哈哈!”
“老朋友啊,你终于来了,本尊等你良久了!”炙热的灵力潮汐浮现,战斗一触即发!
积蓄的战意狂暴,血气蓬勃,气冲斗牛,一双金色眸子狂放不羁,披头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