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奇了。”赵婶子抱着孩子一块出门了。
院子里,赵氏指着小腿高的泥坛子说道,“我们就要这种大小的,不过坛子边缘不一样。”
接着把小鱼描述的坛子水槽边沿说了一遍,赵泥匠是多少年的手艺人,从他爷爷就在做泥匠了,一听就明白了。
“你想订几个?”
赵氏望了一眼小鱼,见女儿点了头,便说道,“定四个,赵大哥,多少钱?”
“跟别的坛子一样,一个三文钱。”
小鱼一听十分开心,这还是意外了。
“咱们这是定做,价钱是不是少了?”赵氏有些不好意思。
“就是多个水槽,多费一点泥,又不难,要什么钱。”赵泥匠十分爽快,“再说了,咱们都是赵家人,你看小宝多喜欢小鱼,可见是一家人。”
没想到随便哄了下小孩,还有这种好处,小鱼站在旁边摸了摸小婴儿。
“你瞧瞧,小宝多开心。”赵婶子把襁褓递给小鱼。
“我我能行吗?”小鱼还是第一次抱小孩,生怕给摔了。
赵婶子笑着在旁边护着,“放心,婶子在旁边呢。”
小婴儿到了小鱼的怀里果然更好了,闭着眼睛,嘴巴一哒一哒的,好像在吃什么好吃的,嘴角还弯着。
“还笑着呢。”赵泥匠也很是惊奇,小儿子出生了,他就担心的不得了,本来身体有点弱,好不容易满月了,最近吐奶又受了不少罪。
最开心的莫属赵婶子,她早就听说了小鱼各种死里逃生的事,乡下的都说,这是命好,会有后福,今天一看,果然是真的。
赵氏直接付了五文钱的定金,小鱼将小宝哄睡了,母女两个这才离开。
“相公,你觉不觉得小宝的脸色好多了?”赵婶子望着床上的孩子说道。
赵泥匠做好饭端了进来,现在孩子离不了娘,他在外耕田,回到家里还要做饭,辛苦是辛苦,但是生活有了盼头。
“先吃饭,我瞧着孩子。”赵泥匠一辈子老实,身边就妻子一个人了,十分疼爱。
“感觉不哭了,脸色是好多了。”
赵家媳妇一边夹菜吃,一边说道,。“刚刚喂了几口奶,一点没吐,吃得香香的。”
乡下孩子生的多,但是死得也多,小时候一场发热就能要了小命,赵婶子生怕这个孩子跟大郎一样,那她跟相公是再也承担不了的。
“小宝,小宝,来睁开眼看看爹呗。”赵泥匠抱起儿子亲了亲。
赵媳妇连忙阻拦,“你别给闹醒了,又得哭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赵泥匠讪讪的放下儿子,“我也心疼呀。”
他盘腿坐在炕上,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儿子的胳膊和大腿,幸好现在天气已经开始凉爽了,不然小孩不知道受多大的罪呢。
“我就说了,小鱼是个有福气的,遇到什么危险都能度过,长得多好呀,咱们村子里少见这么水灵的,小宝也喜欢姐姐。”
赵媳妇虽然不大出门,也听了相公说起村子里的一些事,杨家出的几件大事她也是知道的。
赵泥匠也顺口说道,“儿子,你也喜欢小鱼姐姐是吧。”
正说着呢,就看着小宝咯咯的笑了两声,好像听懂了爹娘的话。
“哎呦,小宝笑了,是喜欢姐姐是吧。”赵泥匠高兴的不得了。
赵媳妇也带着笑容,“等小宝身子好了,我就带他出去逛逛,去赵妹妹那玩。”
赵泥匠一听也点头,揽着媳妇的肩,“原先你不愿意出去,说是别人说闲话,在家里偷偷哭,现在好了,小宝也出世了,那些人也不能说什么了,你想去哪就哪。”
这话说的就是大郎去世后的,赵媳妇本来身子看着不大康健,也没有怀上孩子,桃花村里就有是说赵媳妇再怀不上了,赵家要绝后了。
“赵家妹妹脾气也好,你看杨家大郎都能读书了,我家小宝以后肯定会是个读书的。”
赵媳妇也是感叹,杨家也是经过大难的,现在儿子聪明女儿水灵,家里只会越来越好。
“我们也会越来越好的。”赵泥匠希望妻子能走出大儿子去世的阴影里,毕竟一辈子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