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孩子的家里,说白了,其实就是父母心路宽,对人对事都没有那么多歪心眼,所以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曲里八拐的。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日积月累,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变成这种人。所以王若素就很自然地推断放在自己屋里的桌子上而且一直没被拿走就是父母给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东西自己就有权利自己决定打开。
如果这让其他人家的父母知道了,又该说王若素不懂礼貌了。
好在,王家并没有这种规矩。
盒子里装的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素白色的衣服,看样子布料不错,反正王若素没穿过这么好的布料的衣服。露出的前襟左侧胸前刺了“琅琊”二字。
她抖开衣服,原来是件长袍。在自己身前比量了一下,果然是按照自己身量做的大小。
她想了一想,把衣服放在一边,又打开第二个盒子,还是一件衣服,不过这次的颜色换成了素青色,同样刺有“琅琊”二字。不用比量,也知道,大小和之前那件素白色的是一样的。
她捻了捻布料,里外都很光滑,果然是不错的布料,不像自己身上的外套,摸起来还有些喇手。“好像和远桥大哥身上的布料有点儿像,摸起来都是滑溜溜的很舒服。不过这种衣服,应该很贵的吧?我们家什么时候有这么有钱的亲戚了?”
她猜都不用猜,就知道,衣服肯定不是家里人给她做的。毕竟民以食为天,家里人再宠她,也不会饿着肚子给她添置这么好的衣服。更何况,这种布料的衣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口粮钱能换来的。要全家人饿一个月的肚子,呵呵,天塌了都不会出现这种传奇的画面!再说了,她又不是那种计较的小姑娘,非要逼着父母拿命换好东西。
可是她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家里哪里有有钱的亲戚啊。先说这落凤坡,自己家本来就不是人家村里的人,是祖父王文章从邻村卧龙堡迁过来的。
相对来说,卧龙堡算是个比较大的村落,而且家家户户都是亲戚套亲戚。本以为自己家在卧龙堡会有没出五服的亲戚。可是据祖父介绍,自己在卧龙堡也是光杆司令一个,血脉亲戚一个都没有。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若素是大惊失色:“怎么会一个都没有啊?爷爷您不会骗我的吧?”
老人家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你以为我为什么要独自迁到这落凤坡?也是因为我知道了我是从小被我爹捡回来的。当然了,虽然家里人对我也不错,但是爹娘去世之后本来就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那些年又闹饥荒,我一个外人老占着族里的口粮不好。所以我一咬牙,直接出来了。”
王若素不屑一顾:“你不也没走远?再说了在落凤坡您就不是外人不占着口粮啦?”
“你这丫头还会顶嘴呢!没走远是因为卧龙堡还有我爹娘的亲人,他们有事我能帮上忙的还能赶回去。虽然我是他们捡回来的,但是他们对我不错,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没跟着我享过福,我好歹得帮他们二老的亲戚啊。至于占口粮的事,咱落凤坡可不比卧龙堡富裕啊。不闹饥荒的时候都没分过口粮呢。不过好处也有,只要你肯干,荒地随便你开,自己开荒之后都是归自己的地。就这点儿好。”
“爷爷不是还常说,落凤坡的人心眼也好的吗?”
老人家笑笑:“是。人少八卦少矛盾就少。相处起来就不累。挺好。尤其对咱们家这种外姓人。你看村长有为难过咱们家吗?没有吧?”
王若素想了一想,这倒是。不止村长没难为过,村里人都没为难过他们家。当然,在她看来,除了村里人心眼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不管是祖父祖母,还是自己的爹爹娘亲,一个个都是老实人,从来没有跟别人红过脸。一好换两好,自然人人都好。
至于祖母那边,当初穷到被偷偷“丢”到祖父这里,家里更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了。
王若素一边把衣服折好重新放回盒子里,一边咕哝着:“皇帝家还有几门穷亲戚呢!反过来就是说我们这种穷人家也可能有皇帝那样的亲戚呗。嘿嘿,管他的!”
因为看了前两个盒子都是衣服,她也就没再看后面的盒子。把衣服叠好,盒子一盖,往靠墙的位置一推,没再管它。
见外面天色早已大亮,王若素犹豫了一下,出门朝父母的屋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