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55 章(2/2)

卢济川现在是京中很多人家眼里香饽饽。卢济川科举状元出身,现在都已经是户部侍郎了,日后前程想也不凡的。再加上他那俊俏的容貌,这可不就是个难得的乘龙快婿?

虽然卢济川现在是孤身一人在京,女眷不好上门的。但男的也是可以说话。于是,卢济川发现自己现在人缘陡然好了不少,见天都有人请他喝茶、吃酒,谈诗作赋的。

这些请卢济川吃茶喝酒的人,原以为卢济川年轻面皮薄,想必好说话的。谁知,还是他们小看了,这小子回答的滴水不漏,丝毫不肯松口。

几番下来,虽然好些人家偃旗息鼓了。但也还有好些人家又想到了个借口,婚嫁大事,想必卢济川一介少年不好私自做主的,或者是害羞?

既然如此,那就另辟蹊径。于是,端王府门槛这些天差点被人踏破了,借着对端王投诚之机,也顺便打听一在端王身边这个最为看重的少年状元郎。

端王可是知道卢济川脾性的,哪肯在此等事体上松口的。于是,代表卢济川放话了,婚嫁大事,家中还有老人,卢济川一介后辈,不敢擅自做主。待长辈来京后,再论婚嫁大事。

这个理由让人信服。于是,好些个人家就又翘首以盼卢家家眷的到来。

翘首以盼中,这天,卢济川下衙回府之时,卢厚迎面急急的迎了过来:“少爷,快进去。黄大人来了。”

能让卢厚如此着紧的黄大人,除了老师黄介观,卢济川也不做多想的。卢济川喜笑颜开的大步进了前院,刚刚进到书房,还来不及见礼的,迎面就有一本书砸了过来:“臭小子,竟敢诓我。”接着又是几本书砸了过来。

卢济川虽然武艺不高,但接几本书是不在话下的。可是,老师来砸,不敢接啊,只好左闪右避了一阵。边躲边嗷嗷直叫。

这样彩衣娱亲还是有效果的,黄介观砸了两下,也舍不得下手了。当然,这个舍不得也不光是为着卢济川,还为着书呢。

受了卢济川的礼后,黄介观还是气咻咻的质问道:“你这小子,原本我们说好的,待你考进士时,你我师徒二人会师京城的,你小子竟敢让人拦住不让我进京?”

卢济川赶紧躬身下拜:“老师息怒,先时学生还没有此打算的。只是,后面情势危急,为老师安危故,学生不得不出此下策,还请老师千万恕罪。”

黄介观当然知道卢济川好意的,不过是狷介惯了,对这徒儿也多有亲近之意,所以,先前也就故意作态了一下。

黄介观不是那等拿着不放的人,问候过后,见自家这个徒儿,现在已然是个长身玉立的官员了,眉目间虽然尚有稚嫩,但威严已生,心下很是满意。

师徒二人好好的叙了一阵话,卢济川主要问起老师的旅途见闻,黄介观关心的是徒儿的境况。虽然现在尘埃已定,但过程还是让人悬心的。

师长面前,卢济川也不隐瞒,将能说的细节细细密密的都说了。黄介观听得点头叹息不已。

末了,卢济川高兴的对黄介观道:“先前,因着学生诸事未定,老师要远游,学生也不敢挽留。现在,大事已定,老师还请在京中留下来吧。”

黄介观叹息一声:“我知你意。我也正有此意,我也不逞强了。为师现在身体也大不如之前了,你说的对,我们读书人的著书立说,我还没完成呢,该是要好好安定下来著书立说了。”

对此,卢济川欣喜不已,他原想着要好好劝劝老师留下来,不要再四处走动了的。没想到老师如此爽快的决定了。师徒二人很是爽快的说起了后续之事。

既然要安定下来,黄介观就不想再住在卢府了。对此,卢济川很是能理解,先前黄介观住在卢家,那算的上客居。现在如果常住,虽然卢家人是无所谓的,但难免让外人看待黄介观有如门客之嫌了,这对老师可是大不敬了。

很快,卢济川在国子监旁边找好了一处清清静静的小院子。黄介观亲自过去看了,很是满意,于是,找了个黄道吉日,黄介观搬了过去。

这次搬家,很是高调。端王亲自登门相贺。端王这一贺,可就贺的四座皆惊了。什么,今科状元郎的老师是风流探花黄介观?难怪啊,名师出高徒。自此,又是好些人登门求学,黄介观烦不胜烦,最后到底挑了几个根骨好的教了。当然,此乃后话。

现在,卢济川安顿好老师不久,就接到了家人不日进京的好消息。为此,卢济川赶紧带着人忙前忙后一番,务必要使祖母她们进京后一切安泰。

可是,到底前朝事务繁忙,后宅之事也多有不熟的。好在,胞姐卢济华忙忙的赶过来帮忙了。

到底是术业有专攻,姐姐过来帮忙后,很快后宅都井井有条了。卢济川为此感谢不已,卢济华点着自己这个出息的弟弟:“我们姐弟之间,这有什么好说的。你好好的忙你的事,这些后宅之事,你就不要操心了。你好了比什么都好。”

这话可真再真不过的,他们姐妹几人不就靠这个弟弟么?她还算是好的,公公因着感恩之故,对自己这个儿媳还是另眼相看的。可是看看几个姐妹,真是过的如履薄冰啊。

好在弟弟出息,现在都熬过来。想到这个,卢济华想到一件事儿,忍不住问了出来:“济川,三姐姐现在还在家庙,你是个什么章程呢?”

说到这个,卢济川就叹气。这次武镗倒台,他的亲信当然也一并倒掉了。这其中也包括三姐公公太中大夫周世能。周世能以及他得力的两个儿子都被判了秋后问斩。

三姐夫周振林,一个确实无能纨绔,天天忙着花天酒地,没有参与武镗那些事儿;另一个,判案的官员也看了卢济川的面子。所以,他三姐夫现在还在牢里押着,没有判。

卢济川这些时候,忙得脚不点地的,周家那烂事,他也没时间过问。只在周家事发时,打了个招呼,将祯儿、兰儿两个小外甥送到了三姐卢济芳所在的家庙,让他们母子先呆在一起。至于后续的,他还没想过。

现在听卢济华这样一叹,卢济川也觉得这事儿不能拖了,还是要赶紧解决的好。卢济川想了想道:“三姐姐的事儿,待我找个空儿问问她的意思,再做决定吧。横竖等大伯母他们进京之后再商量也来得及。”

不过,话虽这样说,卢济川心里却也有了谋算。

被人翘首以盼的卢家家眷终于进京了。卢济川亲去城外相迎。一番欢喜见面后,卢济川带着家人进城。再次看到这巍峨的城门,卢济川心绪格外不同。自己终是能在此有一席之地,他日也必定会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家家眷进京,姻亲故旧当然是要好好相贺的。随着端王府的礼物上门,就此拉开了好一阵子的宴请。为此,卢家众人又是一阵好忙。

这样忙乱了几天后,家人终是有能坐下来,好好的说起三姐卢济华的事情。

一说起这个苦命的女儿,大伯母刘氏都是肝肠寸断:“济川哪,你三姐姐的事情,你看可怎么好呢?”

一家子的妇孺都看向了卢济川,等着卢济川出主意。对于这个苦命的三侄女儿,王氏也很心疼,尤其是现在家里的情况都好了,儿子不过十七之龄都已经是四品了,又有状元身份的加持,这日后前程肯定是不会差的。

现在家里蒸蒸日上,就余这个三侄女苦成这样,真是让人心里凄然。王氏也跟着道:“济川哪,你三姐姐这事儿,你可一定要用心才是。”

卢济川点头称是:“嗯,明日就是休沐。母亲你们都已经进京了,也该将三姐姐他们接回来了。”

先前没有将三姐姐母子三人接回来,是卢济华不想给卢济川找麻烦。现在周家当家男人都在牢里,周家早就抄了,周家女眷跟小儿现在都住在城外一个外嫁女儿的庄子上的,真是精穷。

自知道卢济川发达后,卢济川暂时不大敢找,几次都摸到了庙里面,好在卢济川早吩咐人看紧了。将人都打了出去。

卢济华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弟弟现在忙得不得了的,自己要是住回卢家,这些人肯定要巴过来,现在卢济川哪里有空跟这些滚刀肉折腾的。所以才执意不肯回的。卢济川也明白卢济华的顾虑,遂也由着她在山上的。

现在后宅已然有人主持了,且祖母她们的战斗力都是不凡的,此时接回来正好。

翌日,卢济川套马要去接三姐,大伯母刘氏原本想跟着一起的,被卢济川拦住了:“大伯母,你这也是刚回来,不必这样来回奔波的。就在家等着好了。”劝说住了刘氏,卢济川可是松了一大口气,大伯母要是跟去,不用说,那必是又一番抱头痛哭,互诉离情别意的。

卢济川现在可不想因母女情深耽搁三姐的判断的,他今天可是要好好的跟三姐说说她后续的安排。

“三姐,大伯母她们已然进京,今日我是来接你回家的。不过,在回去之前,我却是有事跟你商议。”卢济川开门见山的说道。

卢济华赶紧道:“济川你说。”

卢济川道:“三姐姐,现在周家这个样子,你是不能再回去的了的。你这后面,准备如何打算?”

说到这个卢济华眼泪都掉了下来:“我是无所谓的怎样都行,可是祯儿,兰儿他们兄妹俩可怎么办好?”

卢济川问道:“三姐,你跟我说实话,如果和离你可愿意?”

卢济华道:“和离?我是可以,可是......”

知道卢济华的顾虑,卢济川打断她:“你不和离,祯儿也是犯官之后,日后想要科举、出仕什么的也是无望。周家跟我们卢家可是不一样的,当日我家是被冤枉的,他家可是铁板钉钉的有罪。想来翻身是无望了。”最重要的是周家没有卢济川这样得力的儿孙。

卢济华道:“我也知道这个理。可是和离,祯儿也仍然是周家之后啊。到时......而且,有个和离的母亲,日后祯儿想要科举也是不能的啊。”

卢济川道:“这个我来想办法。三姐,我现在就问你,私心而论,你是否愿意跟周振林和离?”卢济川紧紧的盯着卢济华,希望她千万不要想不开,舍不得离开周家。

之前,卢济华被送进家庙之时,卢济川没有强烈要求和离,那是因为卢家那时正处在风雨飘摇中,难以保全三姐和离了就能过的好的,也难以保证两个小外甥的前程的。可现在不一样了,卢济川自信有这个能力。

卢济华稍稍思索了下,就凄然道:“以我的私心计,我是巴不得跟这周振林和离的。这个畜生,从来没有将我当人看待。”

卢济川道:“好,既然如此,三姐你就准备和离,其它的我来处理。你放心,必不会委屈了祯儿跟兰儿的。”

卢济华母子三人回府,受到了举家欢迎。卢济川将和离的决定说了。大家没人反对,可是却担心:“周家现在这个样子,怎可愿舍掉济芳的?”

“他们会的。”卢济川笃定的道。

听卢济川道明来意,周老太很是好笑:“卢状元,我知道你们卢家现在势头正好。想当年,你家落魄如斯境地,我们家也没休妻。今日,你刚刚发达,就要和离,不怕别人说忘恩负义么?”

卢济川笑道:“不怕。当年,你们怎么对我三姐的,以为别人不知道么?如果没有叶阁老发话,说不得我三姐现在坟头的草都老长了吧?可是,即便如此,你们也将我三姐送到那毫无人性的家庙折磨了三年。”

卢济川想到,进京后看到三姐那骨瘦如柴,本应是好年华的女子,却形如枯槁的样子就怒不可遏,卢济川看中她冷冷的道:“周老太太,如果不是因为三姐,如果不是因为我那两个外甥,你以为你们现在还能好好的呆在这庄子上么?这全家被投去大牢的人家现在可是不少的。到现在还有好些个没出来呢。”

周老太就是想到这个,才更不愿放卢济芳。卢济川也懒得跟她周旋:“周老太太,你家现在这样子,你知道会怎样的。虽然没有全家下大牢,但是发配是免不了的。”

“我之所以愿意现在在这里跟你废话,那是看在祯儿的份上。你以为你们不和离,我就带不走我三姐他们么?”

“当然,你这种没有心肠的人,肯定不会为儿孙考虑的。可我却想为祯儿考虑。所以,周老太太,你是想全家发配原籍呢,还是全家发配到西北苦寒之地?你自己选吧。”

周老太浑身一抖,狠狠的看向了卢济川。良久,颓了下来,卢济川说的是实话,他们现在就算咬死不和离,卢济川一样可以带走卢济芳母子三人的。

和离不过一纸文书,以卢济川如今之势,弄一份儿和离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所以找到他们,估计也是为了免去日后可能的麻烦。

周老太妥协了,现在这个时候,不低头也得低头了。原本周老太还想要银子的,被卢济川断然拒绝了。周家妇孺发配回原籍,那是他的善念。可是,他卢济川可不是圣母,还要帮忙养周世能这无耻之辈的后代。

卢家跟周家,在族老中人的见证下,当天就办妥了和离,自此两家男婚女嫁,再不相干。周祯、周兰跟随母亲卢济芳,自此也跟周家无关。

办完这个,卢家人都松了口气。可还是有点犯愁周祯、周兰这两个孩子,尤其是卢济芳真是忧心忡忡。

对此,卢济川对着全家道:“祯儿、兰儿两个孩子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安排。不过,日后恐怕要委屈三姐一二了。”

全家人都惊疑的看向了卢济川,只听卢济川道:“工部侍郎周开元周大人有个幼弟,未及成亲就已故去,他们家一直想要过继个孩子给他承继香火。可无奈周大人子嗣单薄,也一直未能如愿。祯儿、兰儿他们是喜欢的不得了。三姐,你可愿意让孩子过继?”

为怕卢济华不明白,卢济川还特意再进一步说明道:“周大人他们也很繁忙,估计是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所以日后还得麻烦三姐。”

卢济华明白了,这不过是借个名而已,孩子还是养在自己身边。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卢济华连连点头:“这再好不过的。”

至此,卢济川是将家里棘手的事情都搞定了。现在卢家后宅也是一片安宁。

不过,一片安宁中,大家却是感觉家里太孤清了。尤其是现在,卢家就卢济川一根独苗,现在都十七了,也该开枝散叶了。

于是,家里一众女眷起劲儿的给卢济川张罗起亲事来。家里家外都被催婚,卢济川颇是感觉有些水深火热。这天下衙后,想着好久没有去看老师了,干脆直接遁到了老师家里。

可是今天一进门,卢济川就感觉颇是有点气氛不同,一向对自己不大客气的老师,今天颇是踌躇不说,还老师欲言又止。这可不像是老师的风格啊。

卢济川忍不住问了出来:“老师可是有事?”

黄介观捻了半天胡须,方才有点声气儿不足的对卢济川道:“你李师伯上门来给你提亲了。提亲的人你也认识,就是他那外甥女儿玉若兰。不过,我没立时答应,也没拒绝。我想着这事儿还是看你自己的意思。”

黄介观不迂腐,婚嫁大事可是终生大事。几年的相处,黄介观早将卢济川当做自己的子侄对待了,当然是希望他好的。这日后过日子可是人家小两口一辈子的事儿,当然得要卢济川愿意才好。

不过,虽然黄介观没有立时答复,但李道宾既然请托,还是必须要开这个口的。

听黄介观说完李道宾提亲的人选后。卢济川心里一跳,李师伯想将玉若兰许配给自己?

卢济川出了老师的门,还有些晕晕乎乎。想不到,躲在老师这儿来也逃不开被催婚的命。

玉若兰啊?想到这个爽朗俏丽的女子,卢济川心头一热。也、也、也许可以?

卢济川回到家中,自然的又面临了家中一众长辈的催婚。卢济川今天却是不同往日,丝毫不见往日的逃避。可是,虽然不逃避,但这小子明显是心不在焉的。

王氏急得一拍儿子:“济川,在想什么呢?我们跟你说的可有听明白?这几个姑娘你可有中意的?”

卢济川抬头看着母亲:“娘,都拒了吧。儿子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

“啊,你心里有人了,谁?哪家千金,快跟娘说。娘马上请冰人去提亲。”王氏兴奋双眼放光。

卢济川道:“常盛侯家的大小姐。”

屋子里顿时静了一静。良久,崔老夫人一锤定音道:“嗯,这个姑娘我看好。配济川使得。老二家的,你说呢?”

身为母亲,总是觉得自家儿子能配得上这世上最好的女子。王氏想到玉若兰那克夫的名声,还有比卢济川大两岁这些,总是觉得有些不美。

对于王氏的疑虑,崔老夫人道:“大家之中,又是前娘后母,那些克夫的名声是怎么回事,猜也猜得到,何况,济川如此有福气,谁能克的了他。大两岁好啊,大两岁疼人。”

王氏不过是母亲惯有的担忧而已,仔细一想,也确实没什么,都是当家主母,那些后宅的阴私,也猜的到。最主要的事儿子喜欢啊。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性子,当娘的比谁都清楚。王氏点头了。

卢家向常盛侯家提亲的消息,很快在京中传了开来。京中一片惊呼诧异,就连常盛侯自己都有些感觉天上掉馅饼儿。

卢济川,年纪轻轻的状元郎,前程远大的少年。京中炙手可热的少年英才,这样的乘龙快婿谁不想要啊。

卢玉两家亲事很快定了下来。最后双方一合计,干脆年底成亲。

腊月初六,端王被册封为太子,入主中宫。

好事成双,腊月初八,户部侍郎卢济川成亲,太子一系的青年才俊倾巢而出,陪同新郎官到常盛侯府接亲。

过五关斩六将后,卢济川终是抱得美人归。

卢济川挑起新娘的盖头,四目相对,一双黑亮耀人,一双波光流转,缠绵一起。自此携手一生。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