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济川无奈的开口道:“母亲,你们站在这儿,让我怎么洗啊。”
听卢济川说这话,众人笑了起来,王氏赶紧笑道:“还知道害羞了。这有什么,你在净房里洗,我们在外面,你怕什么。”
看着儿子嗔怪的眼神,王氏赶紧道:“行,行,行,我们走。哦,对了,济川,你大嫂在厨房里亲自带着人做饭呢,你看看你有什么要吃的,我让人给你大嫂说说?”
卢济川道:“家里的饭菜我都喜欢,随便什么都可以的。娘,你们先出去吧,我收拾好了,就去祖母房里找你们。”
卢济川进来祖母房中时,王氏她们几个正在热烈的说着话。见到卢济川进来,更是将屋子里热闹的气氛顶到了顶点。
卢济川陪着兴奋的母亲她们好好的说一阵子,就她们关心的考试还有老家的事儿说着:“这次我回去都还好,族里人很热心。祖父他们的墓地的香火也旺,足见族里人都用心的。”
崔氏点点头道:“嗯,族长最是慈和不过的,就是你大嫂子也是一向周到的。”
大伯母刘氏却不无担心的问道:“这次回去,二公他们可还好?没有为难你吧?”
卢济川摇头道:“没有,都还好。”其实他们倒是想为难呢,可惜没为难的上。
跟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吃过饭后,卢济川立马回到房间。拿出祖父的信又仔细看了起来。没错,这信之间的间隙差距却是不一般的大。
卢济川点燃蜡烛,将信纸拿到近前烤了一下,很快,棕色的字体出来了,卢济川紧张的差点叫了出来。
仔细的看了遍信,这可太重要了,这信中祖父说了,在他实力足够的情况下,让他去报国寺找严宏大师,那里有他想要的东西。卢济川看得心都差点跳了出来,这可真是太重要了。
卢济川思量了一阵,赶紧出门往端王府而去,还有好多事要跟端王说。
端王早就在书房等着他了,见他进来,笑道:“我知你刚回来,想着事多,正准备过会儿去人请你呢。你就来了。”
“恭喜你高中。可是得偿一半的心愿了。我就在此预祝你明年省试高中,一路登科啊。”端王高兴的调侃着卢济川。
卢济川欣然领受:“殿下,光有贺喜的话我可是不依的。”
端王哈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可真是不客气。”
“小顺子,去,将本王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不然,估计今天就有人赖着不走了。”端王喊着他的贴身内监道。
小顺子答应一声,忙忙的递过来一盒子。
卢济川也不客气,接过来就打开看了起来:“我得好好看看,差了可是要给我补上啊。”
端王笑着拍了几下卢济川:“你这小子。”端王对卢济川这种亲近之举并不为忤,而是颇为高兴。这两年的共事,双方是越来越融洽了。
跟端王两人说笑一阵后,卢济川说起了这次自己考试遇到的事情:“......那赵志此人,我看颇是有些才干,日后安城要是有些许事儿,可以让他上手做做。说起来,此人还真是意外之喜,日后,我们在安城做什么也便利的多......”
“这次考试总得来说算是顺利......也顺手拔掉了卫通。我们走时,卫通已然被捉拿下狱了,贪渎枉法等罪名,样样不少,他是翻身无望了。”
端王解气的道:“嗯,说起这个,也颇是让人解气的。就这样一个个的拔掉武镗的爪牙也让人心头痛快。”
卢济川接着道:“卫通这个通判既然被拔掉了。我看殿下也可以安插人手过去了,也可在那边插下钉子。”
端王点头道:“对,确实应当如此,这个人手,我即刻安排。”
卢济川又道:“如果插不下人手的话,殿下也别太着急,免得跟人硬碰硬。我看那个秦铮可以好好拉拢一二,说不得日后忠义伯府能为我们所用......”
卢济川一样样的说着这次自己分析见闻。末了,说到了这次他返乡遇到的事情:“......这袁凡一很有问题,一个小县城的商行东家,这进退就如同军队一般,尤其是他那宅邸真是体统一般,真是不同寻常......当日我走时,为怕打草惊蛇,我只留了两个人盯着。殿下还是赶紧派得力的人过去盯着才好......”
跟端王两人商议了好一阵子,至晚方归。
卢济川拜访完端王后,紧接着就来到李道宾府上拜访。
看到卢济川来了,玉若兰高兴的亲自出迎了,见面就恭喜卢济川,忙忙的问着卢济川这次考试的见闻。见玉若兰很是好奇自己考试的事,卢济川也捡些趣闻说给她听。
两人一个说,一个听,很是融洽的往里走去。玉若兰直接将卢济川带进了李道宾的书房。
李道宾已经等着了,见卢济川进来,李道宾捻着胡须勉力道:“贤侄这次很是不错,当是要再接再厉,后面省试一并得过才是。”
卢济川欠身点头不已。李道宾又教导了一阵省试的注意事项,又问过黄介观的近况,也就由着卢济川去了。
玉若兰亲自送卢济川出门。两人边走边说些闲话,不过几次玉若兰都有点欲言又止。见玉若兰一副有心事的样子,卢济川想了想道:“玉兄可是有烦难事?不知我可能帮上一二?”
玉若兰摇摇头道:“也没什么的。只是,只是......估计我在这儿呆不了多久了,家里来信,要我回京了。我,我就是跟你说说。”
闻言,卢济川点头道:“哦,原来玉兄要走了。不知日子可有定下来?”
玉若兰摇摇头:“具体的时间还没定。不过,估计也是过年之后了。”
卢济川抬眼看着玉若兰道:“玉兄,过几天我就赴京赶考了,恐怕到时不能为玉兄送行的。在此,济川先跟玉兄提前道声珍重了。”
玉若兰低眉一笑:“多谢卢兄弟了。我也恭祝你考试一路顺畅,金榜题名。”
卢济川回到家后,就立马跟祖母崔氏说了玉若兰要回家的事儿:“祖母,这李大人还有玉小姐平日对我也颇是照顾的。这次玉小姐回京,我们可是得好好的备上一份儿厚礼才是。”
崔氏点头道:“该当如此。这事儿我来办吧。你就安心读书就是了。”
卢济川出去后,王氏叹道:“这没娘的孩子就是可怜。这常盛侯也太不上心了,这姑娘今年都十七了,竟然现在才想着接回去。”
刘氏也是叹息不已。几人嗟叹一阵,崔氏道:“左不过是别人家的事,当着这姑娘面儿可千万不能漏出什么。这姑娘我看还好,只不过现在有些磨难,日后必是不差的。这次程仪我们重重的备上,稍尽些心吧。”
忙完手头的事儿,看到在前院帮忙的卢厚跟苗继,卢济川想了想,带着二人去找了苗义。
“苗叔,这两个小子你看着教教。”卢济川对苗义介绍道:“这个壮点儿的叫苗继,这个瘦点儿的叫卢厚。你看能教就教,不能教就让他们去前院帮忙,别累着自己了。”
听着苗继这个名字,苗义顿了下,问道:“小少爷,这个名字是你取的?”卢济川点点头。苗义嘴唇看着卢济川嘴唇动了动,却是没说出什么来。
将二人交给苗义后,卢济川就忙忙的回房读书去了。这州试考过了,接下来就是省试,时间紧的很,可是不能耽搁的。
省试是明年二月初一引试,今冬举子都必须齐集礼部。也就是年前就必须动身的。这几天,卢济川在家读书,母亲王氏她们忙忙的准备着卢济川出行的东西。
虽说这次端王必定也是会派人护送的,可这些日常用物自家可得准备妥当。大冬天赶路累人的紧,王氏就多多的备了大毛衣裳,厚厚的棉袄等物。
卢济川看到这一大堆的东西,笑道:“娘,我这是赶考,又不是搬家,作何准备这么多?”
王氏嗔了他一眼:“你知道什么,这大冬天的赶路,东西可不得准备齐全么?”看看面前的东西,王氏觉得仿似少了。
“你呆会儿就去一趟端王府。问一下这次端王派多少人,他们的冬衣我好一并准备着。”王氏想了想,又吩咐卢济川道。
这是母亲想的周到,卢济川不忍拂其好意。卢济川点点头道:“也好,我也正要找王爷说事儿。我即刻就去。”
跟母亲说完事儿,卢济川正准备出去。卢厚却是来报:“少爷,门口有个李道宾,李老爷找。”
李道宾来了?卢济川很是讶异,赶紧道:“快请,快请。”
卢厚道:“方才苗叔已经让人请进来了,少爷你赶紧出去迎迎。”
卢济川忙忙的往外走去,刚走到二门处,苗继正等在那里:“少爷,苗叔已经将人请到了书房,少爷您赶紧去吧。”
卢济川大步往书房走去。一进门,却是看到玉若兰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