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章 随州记(二)(2/2)

“快走吧。”张清笑了。

“夏端,”一天奔波劳碌过后,得到允许,崔翊程走进夏端的房间:“怎么还不睡?”

“这才什么时辰?”夏端的眼睛并未离开书本:“崔将军有事?”

“送你的。”崔翊程笑着把两坛酒放到桌子上,夏端偏头一看,是两坛竹叶青酒。

“你还挺关心我身体的?”夏端翻了一页书:“多谢。”

崔翊程在夏端旁边坐下,轻声说道:“今日在随州城里见到的种种,倒让我觉得高兴的很。”

“为何?”夏端并没有抬头。

“之前你问我,有什么求而不得的志向,”崔翊程笑道:“我想亲眼看着,这天下太平。”见对方没有反应,他接着说道:“幼时我家里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后来又走投无路,只得上山落草。我是个普通人,没有那般以德报怨的品行,只想手刃仇人,讨回公道。”

“仇人?”夏端问道。

“这一切,都是大俞的暴政造成的。”崔翊程缓缓说道:“他们瞧不起汉人,用民族高压政策压迫我们,他们瞧不起普通人,苛捐杂税赋役沉重。当年仅淮西一处就死了那么多人,当真是罪孽深重。”

“子云。”夏端抬起头来看着崔翊程,烛光摇曳之中,那人的脸色晦暗不清。

“我得亲眼看着,这天下太平。”说罢,崔翊程轻声笑了:“如今的随州城倒是有些太平安稳的意味。”

“走,”夏端放下书:“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这是清溪,”夏端站在崔翊程身边轻声说道:“清者,澂水之皃。从水青聲。人间好光景啊。”

崔翊程站在并不宽阔的清溪边上,只听着水声潺潺,便觉得心安。

说来奇怪,这是很多年未曾有过的踏实与安宁。

“启正,”崔翊程轻声道:“带我来这儿干嘛?”

“自然是觉得这里好,想与你分享。”夏端轻笑着说道:“往后四方征战,只怕很难有机会过来了。”说罢,他转头看向对方:“还你告诉我心里话的人情,就当是答谢了。”

还你的人情,就当是答谢了。

崔翊程觉得这话莫名熟悉,待想起来后,哑然失笑。

这人简直是睚眦必报。崔翊程暗自想着。

此时正是大俞天运十五年七月十七,夜凉如水,夜色如洗,一轮圆月镶嵌于夜幕之上,旁边还点缀着点点疏星。

月华如练,朗月风清。

夏端偏过头去,只看见站在身边的崔翊程的侧脸。那人身着布衣,梳着简单的四方髻,凝眸望着远方,线条硬朗的面容依旧是棱角分明,但褪去了战场上铁马将军身经百战的戾气与血腥,凤眼之中,却只剩温和。

夏端忽然觉得心跳得很厉害,他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

“夏端,”崔翊程忽然笑了,转头望向他:“我倒是很好奇,当初你和窦总管,到底是怎么回事。”

“流言而已,你信了?”夏端眯起眼睛,故意开玩笑道。

“我信不信有什么要紧。”崔翊程笑了。

“当时罗大人不让我去找姑娘,我便只能去找小倌,”夏端缓缓说道:“不知怎么,就流传起了我和窦总管的谣言,”夏端忽然觉得有些头疼:“许是我平日里和窦英私交甚密,这才惹祸上身。”

“那你现如今天天与我待在一起,就不怕了?”崔翊程笑道。

“你不一样。”夏端脱口而出。话音刚落,他便懊恼自责起来:我说的这叫什么话。

幸好崔翊程未曾深究:“不过话说回来,你干嘛非得去迎春苑寻快活,好好地成个家,娶几房妻妾,生几个儿女,尽享天伦之乐,不好吗?”

“子云,”夏端凑近了,用极轻极轻的声音说道:“功高盖主,乃是大忌。”

他没再往下说,可崔翊程却什么都明白了。

私下种种荒唐,蓄意毁了自己的名声,也不过是为了上位者的安心。

等等,这是重点吗?

“再说了,我去迎春苑,只是让他们陪我喝酒而已,”夏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可没干别的。”

崔翊程冷笑一声,并未回答。

“你如今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夏端问道:“怎么也没见你娶妻生子?”

“本想着等太平安定一些了再考虑自己的家事,”崔翊程缓缓说道:“可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哦?”夏段一听,更来劲了,笑着问道:“怎么就改变主意了呢?”

崔翊程没再回答,独自走远了。

“诶,你等等我啊。”夏端赶紧追了上去。

注:(1)达鲁花赤,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是蒙古帝国历史上一种职官称谓。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也就是督官。</p>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