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对着台阶微微行礼,向着下一台阶走去。
“千剑拜山。”
这习俗不知从何时兴起,只道是第一任青城山掌教玉鼎真人上上清山时,山上曾陆续出现千余种剑气,这千余中剑气游散在天地之间如渺渺微尘,玉鼎真人登山,剑气如遇明主,寻气息来投,一时成就青城山威名。
后来人若是上青城拜山斗剑,登上清宫,都需经这青城弟子千道剑气考验。
许仙心知这是千秋子让自己知难而退,千道剑气,愈是后来愈是凶险,这千余步青石台阶,不知坠了多少威名赫赫的修剑志士。
许仙拍了拍凌虚,低声:“老朋友,且让你我好好看看这上好风光。”
凌虚剑青光从背后剑鞘中飞出,许仙飒然一笑,青丝剑意顺着台阶直冲而去,沿途光芒闪烁,青丝剑意去如闪电,许仙附身在剑意之上,放声大笑。
青丝舞白发,常醉笑春秋。
这哪是登山,分明是欺负人。
青丝剑意一路摧枯拉朽,台阶前闷哼声不断,寻常剑气一触碰青丝,便如泥罐碰着铁锤。
碎了一地。
许仙哪管这些,青丝剑意本就是剑仙李太白真传,李太白剑气十万里,上清宫也好,天也罢,剑去都得捅个窟窿。
许仙自认不及李太白剑意千分之一,但也不敢妄自菲薄,免惹青丝不快。
“好了,都退下吧,省的让人笑话。”
许仙剑气去了三百余步,远处上清宫传来一声道喝,道喝声落,前方台阶剑鸣声声,如鸟叫归林,千道剑气如细丝流线,飞入上清宫前。
许仙收了凌虚,纵身一跃,十步做一步,登上上清宫。
上清宫前仍是一片宽阔广场,广场前刻画着阴阳太极图,安放着一个黄铜香炉,香炉燃着香烟,寥寥飞人云间。
许仙抬眼一看,这殿前密密麻麻坐着千余人青城山剑修,剑修盘腿而坐,横剑在膝前。
见着许仙,剑修怒目,开口呵斥黄毛小儿,安敢如此猖狂。
一时殿前似水开了炉,沸腾如滚水。
“好了,技不如人,还嫌丢人不够?”
香炉上盘膝坐着一个黄色道袍的老者剑修,睁开微眯双眼,轻声开口。
一语落,千言止。
“见过千峰前辈。”
许仙行了剑礼,躬身作揖。
千峰子掐了掐额下胡须,面如红玉,白眉飞舞,赞许道:“还曾记得许道友少时由母亲携着上我青城学剑,那时徐道友天真浪漫,对那剑术不感兴趣,倒是对云间白鹤兴趣颇丰,不知如今还记得少时之志否?”
“千峰前辈厚爱,曾授许仙听剑之术,许仙铭记在心,而今千峰前辈既然问我,晚辈不敢欺瞒。”
许仙顿了顿,轻声道:“晚辈自是羡慕那白鹤自由,只是韶华易逝,而今身不由己,只能奋力一搏,愿求个好结果,能不愧己心。”
“晚辈上山时曾听道童一语,说一心一境,晚辈不才,望能学个三分。”
“善哉。”
千峰子白眉抖动,眼中闪过莫名,叹息一声:“千秋子正在殿内,你且快些进去。”
“晚辈拜退。”
许仙弓腰作揖,绕过香炉向着上清殿走去。
一路穿梭青城山剑修之中,许仙感受着各色目光,那些目光如火,一触碰,就得烧个烟出来。
许仙挺直腰,心想这下就算母亲拿着扫帚,也休想让自己落荒而逃。
继而轻笑,泰山崩于前,怎还忧心山下的小茅屋里,昨日晾晒的衣服,还没有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