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瑾捧着书籍围着书桌转,时不时停下看方游有没有在认真读。
方游本想掩藏自己的优势,但计划跟不上变化,天知道为什么念书要晃头?方游表示很痛恨。
过了一阵子,方游实在受不了,将《三字经》丢在桌上,“瑾哥,我们学写字吧!”
方瑾停下脚步,“不成,阿爹让我这几天教你念会这些书。游弟,做事要一步步来,念书也是一样,不能急,基础要扎实。还没学会读,怎能学写字?”
方游有些抓狂,“瑾哥,你都念这本《三字经》,念了一个时辰了,能不能换一本?”
方瑾摇头,“不成。”
方游眼珠子打转,“瑾哥,若是我会背,是不是就可以换另一本了”
“还要理解其中意思。”
方游点点头,“瑾哥,我差不多会背了,你先听我背,成不?”
方瑾当然不信,方游是第一次接触书籍,虽是蒙学书籍,但对初学之人也有一定难度。看着方游自信满满的表情,方瑾也不好打击他,只能应允,“那你先背,若是背不了,就老老实实听我的。”
方游将《三字经》合上,“人之初、性本善……”
待方游背完,方瑾才确信自己弟弟是个小神童,才一个时辰功夫,就将这《三字经》倒背如流,丝毫没有读错。
“你虽会背,但还要理解这这些字的意思,光理解字面上意思也不行,更要知道其中的深沉含义。”
方游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开始听方瑾说明解释其中含义和道理。
到下午,方游终于可以学写字了。
按方瑾的教书方法是,先教方游念会这桌上所有的蒙学书籍,再教他理解其中的道理,最后才是学写字。
但被方游反驳,他说若是他光会念,会背,理解其中含义,但却不认识、不懂得那些字,岂不是等于没学?
他还说,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先将这本《三字经》全弄懂,以后其它书籍也可以按照这个方式来,也就简单多了。
方瑾无奈,只能随方游。每个人读书方式不同,若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也是件好事。
方游记忆力好,背书快,也很聪明,知道举一反三,但人无完人,写字是他的弱项。
确却的说,应该是毛笔字。
在现代,都是用铅笔、颜珠笔、水性笔、钢笔等来写字,也有个别人学毛笔,但那个人不包括方游在内。
方游这个人很懒,平时能坐着绝不站着,所以当他的书法,达到近乎能见人的时候,就不再练习了,更别说还学什么毛笔字。
毛笔字这种书法,他学过几次,应该是说见同桌写过,心血来潮写过几个字。
但后来发现,这种书法对他没有任何帮助,还非常的枯燥无味,便不了了之。
现在,他多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练习……
然而,连钱都买不到的后悔药,是不存在的。后悔归后悔,方游还是很苦逼地钻心练习。
在方游写了厚厚一沓纸后,方瑾依旧表示方游的字不忍直视。
当方父回来时,满书房都是方游的亲笔字,脸上和手上,还有身上都是墨水。
方父拿起一张,眼角隐约抽了抽。
他是他的爹,打击儿子这种事他还是做不来的,只能赞美,“这[淮]字,不错。”
方瑾看了一眼,“阿爹,这是游弟写的[進]。”
方父不自然“哦”了一声,又拿起一张纸,“这[芶]字也很棒。”
方瑾又看了一眼,“阿爹,这是游弟写的[茍]字。”
方父翻了翻,又拿起一张纸,“这……”
方游一把抢过,将所有纸拢成一团,用手挡住,“阿爹,这是[選]字,求您别再打击我了。”
方父将方游怀里的纸拿过,一张张归整叠好,塞到怀里,“嗯,这些阿爹先留着,等你日后学好,再还你。”
被留黑历史的方游捂脸,“阿爹,您莫要传了出去……”
方父满口答应,边答应边走出门,“这是自然的,你休息会,先吃饭,这种事是急不来的……”
</li>
<li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009900;"><hr size="1" />作者有话要说:为毛这章节老是被锁?</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