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内牛满面,想后世的论语不过就是个簿册子,现在他印的书全是字典。读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要翻十来页,一页至多五六十个字,而手抄版的书,一页能有一百多字。
虽然印刷术搞出来了,但奈何技术不达标,成本太高,想强行推动去卖书,郑子纸也会供应不上,这些纸自然也不能全部都用来印书。
所以,郑胜只能一边磨炼木匠们的手艺,一边先在青竹岭推行使用厚重的大字典。
王向高兴的离开,郑胜走进了竹舍,这间竹舍是前不久王夫人命人建的。到了青竹岭后,王夫人似乎有些“乐不思蜀”,她命人在青竹苑的东侧空地新建了竹舍后,住下来不走了。
竹舍内,郑胜看到王夫人正兴致勃勃的把玩着一个白色的、闪晶晶的椭圆状的东西。
他很无奈的说,“母亲,这东西有什么好看的,都一个月了,您不腻吗?”
王夫人瞅了郑胜一眼,“不腻。”
“改天,我给您弄出个更好的东西出来。”郑胜道。
“好啊,也是这样的吗?”王夫人眼睛亮了。
郑胜摇摇头,早知道,他就不该把这东西拿给她们。
没错,王夫人手里的就是一种后世名叫玻璃的东西。
二月时,郑胜兑换到了几个有很多个面、类似后世钻石样子的婴儿拳头大小的玻璃球。
干净透亮、明闪闪的,郑胜对兑换来的东西很是满意。
然后,郑胜打算尝试一下,看看这东西对人的吸引力。冒然拿到外面去,他吃不准。所以,他选的目标是,王夫人、青儿和刘嗅儿。
郑胜以送礼物的理由把玻璃球送给了她们。
然后,她们就被玻璃球吸引住了。先不说青儿、刘嗅儿如何,王夫人也对这玻璃球爱不释手,极为喜欢。
郑胜不禁吐槽,母亲,您好歹是亭侯之妻诶,能不能不要这样?
但郑胜不以为然时,王夫人她们确实被这种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然后,她还问了这东西的来历。
郑胜早有准备,说是西院的高炉里炼制出来的。
之后,王夫人就盯着几个铁匠又炼了一炉“玻璃”。
她看着新鲜出炉的黑炭,再看看手里的亮晶晶的小球,若有所思的走了。
无可奈何,郑胜只好继续忽悠她说,能炼出来这球是那次炼制的运气好。
至于,王夫人信没信,他就不清楚了。
但她们对玻璃球的态度,让郑胜相信了他的思路没错。
见过了王夫人,郑胜走出竹舍,回去自己的屋子。
然后在路上,他看到王众骑着一匹矮马,神色慌张的从北边青石道上赶来,“世子,祸事啊,王府夏管家带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