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八章 九月(2/2)

郑胜继续琢磨失败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太高?但现在已经是秋天,据说硝石制冰法在夏天也是能实现的。方法不对?可郑胜确信,这应该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那就是器材的问题了。郑胜看着那只碗,“是它的导热性太差吧?碗是用来吃饭的,导热性越差越好。金属的导热性是最好了。”

郑胜立刻行动起来。郑胜在厨房里找了找,只发现炒菜用的铁锅还能凑合的用。郑胜搬走铁锅,继续试验。结果铁锅里的水依然结不成冰。

“这铁锅的热传导还不行吗?”郑胜想着这铁锅是他几年前为了炒菜,央求母亲去襄阳城买来的几斤百炼钢制成的,算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金属器皿了。

“兑换铁锅?”郑胜想着这似乎也是一种思路,而且更好的锅,炒出的菜应该也更好。

“还是兑换其他的金属器皿?”郑胜想兑换出来专门的制冰用具。铁锅,现在还不急。

郑胜让人给他送来一些铁矿石,然后他顺利的兑换出一个直径二十厘米、长一米、容器壁有大约一厘米厚的一端开口,一端密闭的容器,然后郑胜将它灌满水放进一个缸里。在缸的四周填入许多硝石,再倒上水。

郑胜又等了半个时辰,郑胜取出管子。冰凉的触觉,让郑胜打了个寒颤。他慢慢地拔起“管子”,容器里面已经没了水,满是冰块……

硝石制出冰了,可似乎已经没了用处。因为现在夏天已然过去。

西边营地的建设完成了一部分,操场和以及足以满足虎卫营三十人入住的六人间宿舍房已经完工。

虎卫营的日常活动就此转移去了西部营地。别院成了文武营读书的地方。

**两个月,随着郑胜的密室通道完成,他可以在自己的卧室直接从暗道通往别院西侧的第一间房子里了。

郑胜将从庄园运来的纸存进了那间房里。兑换出来的郑子纸,郑胜也放进了那里。

魏摩、方起善两人住在西侧其他两间房子里,负责起了那间房子的护卫工作。

郑胜打算,以后所有的兑换物品,全部会出现在那里。

两个月的时间,虎卫营终于熟练了军训的操典。立正站,能坚持到半个时辰了,转向整齐划一、跑步喊着口号跑得还算整齐了。

文武营,又加进来一个叫谢思义的小孩,是流民谢意理的后代。郑胜没有难为他,他通过了邱初道的考验,进入文武营。

与此同时,王钧、万云、郑尚三个人逐渐展露出高出其他学子一等的学习能力。

邱夫子也逐渐适应了自己从典籍中摘选出一段来,讲解其涵义,并由此延伸,再巴拉巴拉的讲出一大堆大道理来的教学模式。

郑胜的数学课程成了他与邱夫子两人的讨论课,邱夫子往往会揪住郑胜的一个新奇的“观点”不放,问出许多更深的东西出来。

至于杂课,性质似乎也变了。原本是高深的知识启蒙,变成了邱夫子对自己年轻时游历的吹牛课。

邱夫子讲的故事大体是:当年吴蜀两国尚在时,我就曾经游历汉中、江夏。见过蜀国大将姜维,和吴国上将陆抗亲密交流过……

真是吹牛都不带打草稿的!

而就在这时候,南阳城里的一场重阳时节的宴会中,出现了一种精美的郑子纸,引发了南阳郡文人墨客的追捧……

郑子纸,在太康七年的九月,初战告捷。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