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都到这时候了, 康熙还想着过完生辰再禅位。也许没旁的意思, 可顺着林琳这种想法往下想,晏季还是被囧得出戏了。
后世就有一种当权者,离开岗位前一定要尽可能的再捞一把才会心满意足的离开。
像是给儿女们结婚办喜酒, 办满月酒。
像给自己或是他爱人老人做生日。
还有买房子的暖灶宴。孩子的成人宴, 升学宴等等,等等。
巧立名目收一回礼, 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来一回。
更有甚者,在离开前张落一次公费旅游。用公家资金采购一些可以‘暂借’的办公用品。
像是电脑, 手机, 小汽车等物。
这些东西借着借着, 到了年限就直接报损了。
晏季记得他媳妇当初就有那么一位老同事, 孙女考个会计证都暗搓搓的想要办两桌酒席, 叫大家随份子。
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了, 可放在这大清朝的天空下,又另有几分不同。
一个要出家的帝王,他至于这样吗?
转念想到理亲王搬出宫的那些康熙私产以及最近康熙今天想补贴这个,明儿想厚待那个的心思, 私库这会儿子怕是已经空了。
不捞一笔, 怕是之后的日子铺陈不开呢。
(→_→)
康熙没再立太子,但四爷却有了储君的身份。自正月初九圣旨一下,四爷的身份立时水涨船高了。
虽然以前也知道这位是储君,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除了言语恭敬不敢有丝毫越礼之处。此时圣旨下了,见了面再给四爷行礼,四爷虽然矜持,却再不推辞。
不过自打这一日,四爷出府门的时候却越发的少了。
正月里,皇子阿哥们都习惯挨家宴客。往年是直郡王起头,兄弟们依次开席。
今年则是刚刚出宫建府的理亲王起的头,正月初三在他的新府邸宴请他的那一众兄弟。
这种事对于理亲王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跟他关系亲密无间的直亲王还在海外死磕,其他人都是理亲王的弟弟,倒是都给他捧角着。
没人上赶着找他别扭,众人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
初四是诚亲王府,初五是雍王府......
初五的时候,四福晋招呼她的那些妯娌,林琳则带着所有赴宴的小格格们一道玩耍。
然后支了桌麻将,直接在麻将桌上将园林剩下的股份都输给了理亲王家的三格格。
三格格开始拒而不收,林琳却在宴席过后,直接让人将文书送到了理亲王府。
不收也得收了。
豪赌到这份上,除了林琳也是没谁了。
旁人知晓后都咂舌不已,也皆以为这是四爷的意思。
而四爷和四福晋则以为是晏季的意思。就像之前林琳将园林分给府里的四位格格时,林琳在跟四福晋说这事的时候,就打了晏季的名头。
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园林那是林琳的私产,这种动媳妇私房的事,绝对不能鼓励。
再想到整个园林,除了拿出一部分捐给养生堂这一类的善堂,其他的都成了自己闺女和侄女的了,四爷一时间倒有心想要弥补林琳些什么。
康熙也听说了这事,他和其他人一样,都以为这是四爷的意思。欣慰的点了点头,那道圣旨下的到痛快了许多。
康熙五十年三月初,四爷便带着一家老小进了宫。
康熙没叫四爷住进理亲王腾出来的毓庆宫,而是将养心殿和连着西六宫都拨给了四爷一家居住。
也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竟然将一废太子时囚禁太子的咸安宫赐给了晏季居住。
虽然康熙此举让人多心思量,但林琳却觉得咸安宫的面积格局都比毓庆宫好很多。
前后分为三进院落,东西各有几个跨院。第一进是正殿春禧殿,第二进便是挂着咸安宫匾额的中院正殿,最后一进还有三间小殿,只住林琳和晏季绰绰有余。
按这个时代的习惯,春禧殿给晏季做了前院,后面的中院正殿则是二人起居之所。其他的地方除了给宫人居住,倒是都空了下来。
咸安宫后面是英华殿,前面就是太后居住的寿康宫,西面紧挨着宫墙,东面则是雨花阁和宝华殿。
林琳觉得住在这里最大的方便就是拜佛了。
若忽略咸安宫本身带着的某种不能言说的意义,这居住环境真跟养老没啥区别。
╮(╯▽╰)╭
四爷住养心殿,四福晋住永寿宫,钮钴禄爷们住在永寿宫和雨花阁中间的启祥宫。
李氏住在永寿宫后面的翊坤宫,武氏和耿氏分别住了长春宫和咸福宫,四爷其他的女眷则全部住进了储秀宫里。
格格们暂时先跟着各自的母妃居住,弘昀和弘时就比较尴尬了。
两人说是皇子吧,但在四爷登基前还只是皇孙,安排他们小哥俩直接住进阿哥所,又会显得四爷有些迫不及待。
皇宫那么大,四爷又担心将俩人放在旁处再叫人带坏了自己的儿子,思来想去,一咬牙,直接将弘昀和弘时塞给晏季了。
好在咸安宫不小,晏季直接将他那两弟弟都安排在春禧殿东西侧殿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等到四爷登基,弘昀和弘时再搬到阿哥所也就名正言顺了。
俩人到了避嫌的年纪,因此搬进咸安宫后,只在春禧殿活动,从未进入二进院来。
林琳搬进宫的时候,除了院里的太监和嬷嬷都带来了,侍候的丫头却是全部都留在了雍王府里。
侍候林琳的丫头,不管是从年家陪嫁过来的,还是入府后四福晋给安排过来的,一但跟着林琳进宫,身份便直接成了宫女。
宫女进宫,一般要到二十五岁才能出宫。林琳可不想在这个早婚早育的时代,再耽误了她们。
更何况,就算她将侍候她的那些丫头都带进宫来,宫里也不会少进一个宫女,何故都一起熬着呢。
宫里给安排了宫女,虽然不知根底,用着也不是很顺手,好在还有嬷嬷们跟着进宫了,花点时间适应也就是了。
再说了,她和晏季也没那么矫情。俩人当年也当过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呢。
回想一下当初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的奢华生活,还要什么自行车。
“福晋,您那辆自行车不是给了三格格?要回来是不是?”一旁的苏嬷嬷听到林琳说要自行车,不由问了一句。
林琳抽了一下嘴角,脸上浮现几根黑线,“没,我随口一说。”
苏嬷嬷闻言点了点头,继续忙着手里的活计。
宫里给林琳分了五个上等的宫女,大宫女一个,二等宫女四个。林琳懒得费心思,直接学了钮钴禄爷们简单粗暴的方法,仍旧用绯红和春分,立夏,白露,冬至起名。
新上任的绯红还领着人整理林琳带进宫里的家私,其他人有侍立一旁的,也有去咸安宫小厨房安排膳食的。
日子过得不咸不淡。
回想了一下大清历来的皇后都干了什么,林琳发现大清的皇后,虽是一国的国母,却仿佛只是管理个宫务。
林琳的眼中,大清真要说起来是自从皇太极开始的,但可惜的是皇太极没活到大清铁骑入关那一天。于是顺治就在孝庄的帮衬下成了清世祖。
顺治的两任皇后,一个被废了,一个一直在被废的边缘徘徊。这两人竟是一辈子都没摸过宫务的。
到了康熙这一代,先后三位皇后。
一位陪他渡过最艰难的岁月,却死在了难产上。这位皇后是康熙四年进宫,一直到康熙八年,鳌拜倒台,才真正坐稳后位,在此之前托庇于孝庄,不敢行差就错,生怕给了鳌拜废后的理由。可惜好景不长,康熙十三年便崩逝了。
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后。转年二月二十六日,也步上了先皇后的后尘,驾崩于坤宁宫。
相较元后,这位只当了半年的皇后,想要有所建树,那也太难为人了。
当然了,这位还是比康熙的第三位皇后要幸福的,第三位皇后就是四爷的养母,只当了一天皇后的孝懿仁皇后。
抛开不被后人承认的孝献皇后,大清朝的前五位皇后,仿佛她们的作用就是生孩子以及打理后宫。
一国的国母就只能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