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行老板一家原本只是勉强糊口度日,结果某天醒来就被花辞树这大老粗一下子买空,后续更是引来一群东施效颦的闺秀们争先购买,这乐器行简直供不应求了!
乐器行老板之前听说盗墓淘古董可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都想着要转行倒斗淘些古董倒卖了。
结果这一下整的,开张一天就能吃三年!
乐器行老板喜不自胜,从此每次只要一得了新奇乐器,一准儿自己就屁颠儿屁颠儿地给花如雪免费送上门,说啥也不要钱。
花辞树经常在半夜跟林氏钻被窝的时候夸林氏当初简直是慧眼识珠,感觉拍板收养了的这个女儿简直是观音娘娘转世显灵,还商议着要不要过几天去给祖坟上再添上几柱高香。
花如雪原本以为这样下去家里恐怕会入不敷出,毕竟花辞树虽说是个正四品的轻车都尉。
这种官不大不小的中等人家,朝廷给的俸禄也没有特别优厚,这么下去这家里的吃喝拉撒可怎么办?
然而事实证明,是花如雪多虑了…
因为花如雪仅凭一己之力就拉动了整个上元郡的经济增长,现在出门,只要花如雪买了什么或者花家人买了什么,在别人眼里那统统都是沾了菩萨赐给花家福分的!
老板必然将那物品翻倍去卖,迷信的人多,大多为了图吉利或者沾福气也要去买。
这就导致都尉府前门庭若市,附近的客商来往络绎不绝。
经常有老板为了将一批什么货卖出去而上门免费赠送甚至倒贴银两,只求林氏能在走亲访友的时候说东西是在他家店买的。
林氏本就出身大凉富裕商户,自己嫁妆就丰厚,且既有精打细算的脑子又有张罗生意的本事。
如此一来,竟将这些门道汇总起来做起了商行。
她在西街上支了几间上好的铺面,专雇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伙计,并两个历练老成的掌柜专门接代理的生意。
这每天都赚的盆满钵满,再加上林氏本是厚道之人,假冒伪劣并不接纳商谈。
如此口碑又好,虽取了花如雪的名声却又美化了花如雪的形象。
而花辞树呢,又是三代单传,既没有什么旁支亲戚需要帮衬,也没有高堂需要供养。
三代武将的积蓄倒也不少,出去剿匪打流寇的还能得些精美战利品回来囤着。
而他又除了吃酒没有别的嗜好,花不了什么钱。
这么加加减减下来,花家的家境反倒是越来越殷实了!
就连风头被花如雪盖过了的花释了,每月的零花钱都跟着水涨船高。
花如雪常常会在恍惚间误以为自己在梦里,怎么重活了一世竟遇上了这么好的爹娘?!
上辈子虽说不是在大邑皇宫就是在大齐皇宫,每天锦衣玉食的,但是心情远没有这么舒畅!
相比之下,如今虽说属于百姓,但精神上可是要比贵族饱满多了!
虽然远离了阴谋诡计和宫廷权斗,但花如雪很清楚这些表面上的其乐融融其实都如过眼云烟一般。她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提醒着自己,眼前的一切终会有消散的一天。
因为根据上一世自己经历的时间推算,再过些年,大凉就会被大邑吞并,原本的三国鼎立将变成大邑与大齐的二雄并称。
李赤也虽说荒淫暴敛,但又确实是个虎狼之君,且军事天赋极其高,手段还很辣残忍。
如果一切还真如上一世一般,这上元郡虽说现在是大齐领地,但几年之后,地处三国交界的上元郡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印象里最终是被大邑攻下并划入大邑疆界,大齐虽然几次反扑却最终也没有夺回。
最后还是大齐转而向北进攻从大邑手里夺了大半原先大凉的国土,两国拉锯战打了数年。
后来还是因为大齐毕竟实力雄厚,大邑不得已才献上公主和亲求和,之后大邑因为耗尽了底子一蹶不振,导致上一世的李扶柔才会过的那么屈辱。
上一世就听人说当时上元郡之战,本来大齐以为大邑只是专注于吞没大凉,所以守备松懈。
哪知李赤也实际上是冲着富饶的上元郡而来,导致大齐这边上元郡的将士死伤惨重,战场极其惨烈,整座上元城的人几乎十有九亡,生还无几,守将也基本都是力战而死。
花如雪每次想到这些,就越是拼命读书学兵法,希望能在几年后帮的上守城主将之一的花辞树。
她也当然是摸清了林氏的底细之后,知道了林氏的特长才在明里暗里用自己的才华和名声帮着母亲积攒家底,以期赶在战乱之前,让林氏南下在长安附近买几处庄子,早日为以后打算才行。
幸福的日子得来不易,有时这些亲热的人和美好的事物甚至冲淡了花如雪想要复仇的想法,花如雪不想失去现在如此美好的一切,哪怕不复仇不搅乱皇室不搅乱天下,也要护花家人的周全。
但是想想在大邑皇宫里水深火热的生母、胞姐还有算算日子也即将出生的胞弟李扶栾,花如雪就不得不提起精神等待自己向上爬的时机。
上一世折磨她生不如死的李赤也、明麒以及赐死她的明凰、她那没有出世的可怜孩子…花如雪再想起这些就恨的牙根痒痒。
思绪万千堆在心间,可事情又不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步来安排。
花如雪看了一会儿书就有些心烦意乱,掏出内衬里衣坠着的那半枚玉佩抚摸了一遍又一遍:“这趟来人间实属不易,是上辈子受了一辈子的苦才得来的,你终究是李扶楽,绝不能躲在花如雪的名下浑浑噩噩了此一生…”
定了定神,花如雪站起身帮花释了三下五除二做完了剩下的功课,才从容地收拾了书桌,从书房出来,气定神闲地往林氏的正房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