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清嘉接下来便话锋一转:“然而曾文正公还有一句话叫‘少年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听起来貌似与‘学有根柢’颇有冲突。这又如何理解呢?他的意思是,凡是肯定会有不懂的地方,不仅初学者如此,连博学硕儒也难以做到全字字句句毫无罣碍。所以在吃透一两本作为根柢后不要求全责备,而是要趁着年轻气盛大肆博览群,丰富自己的学养,加深自己对学问根柢的理解。这时候要速、广,除了极个别重要的籍外不必精,否则终其一生也不了几本籍。
“但博览群究竟要博览哪些呢?这就是曾文正公所言的‘看不可不知所择’,即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旨趣、治学方向挑选要看的籍,否则古今中外各种籍浩如烟海,就算你不眠不休,百年光阴又能完多少?而且确定方向之后你还是要接着挑选哪些该先、精,哪些要略、速。在选过程中既要凭借自己眼力,更要借助前人智慧。
“就拿国学方面来说,挑选籍就可以借助《四库全总目提要或张文襄公(张之洞)的《目答问。老师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听说旧时江南子弟开始,父母师长都会让他们先《四库全总目提要。这部有两百卷,其目录之下有各部的简介。它就可知乾隆以前世上有哪些学问,可知经史子集这四大类里面又有哪些细类的,可知有哪些学术流派,可知这些学术流派的大致的发展演变......如此便对旧时的学问有个大致的了解,心中有个梗概,知道有哪些,知道如何找,如何找资料,对于将来治学都大有裨益。”
江水源默默记下了《四库全总目提要和《目答问的名。
朱清嘉又道:“而且曾文正公对于方法也有高见,那就是‘不二’,即一本没完,决不看第二本,否则东翻西阅,没有一本能从头到尾完的,对于中观点见解全都是管中窥豹支离破碎,只能供茶余饭后聊天说笑使用,根本无法拿来治学。再者,即便同一本,也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进度,比如每天一卷、两卷还是三十页、五十页,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曾文正公当年公务繁忙,每天还要《廿三史十页呢!”
江水源问道:“那依朱老师之见,我接下来该什么呢?”
朱清嘉沉吟片刻:“最好当然是先《四库全总目提要,不过那套卷帙太大,而且高中学业压力那么大,恐怕你没耐心看完。所以你可以把《四库全总目提要放到大学,再看几本打根基的,文学类的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史学类的比如《左传、《史记,哲学类的比如《老子、《庄子。这些只是我给你的建议,具体挑哪本还需要你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决断。”
“谢谢老师指点,我会认真考虑、认真挑选的。”江水源朝朱清嘉深鞠一躬,“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我就先去上课了!”
朱清嘉正沉浸在指点后进的快慰之中,此时顺口答道:“好,那你回去吧!”等江水源走到门口他才反应过来:“回来!你个小混蛋,差点把我忽悠过去,咱们正事还没谈完呢!走什么走?”
江水源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嘿嘿傻笑几声:“我都忘了那茬儿事了,老师你也忘了吧!”
“少废话,赶紧过来!”朱清嘉笑骂道:“老师免费给你传授那
么多课外知识,难道你就不能报答老师一下?何况这个班长还是临时的?而且你不当这个班长,其他人谁敢担此重任?岂不是成为其他同学的笑柄?”
“怎么就变成笑柄了?”
“比如捡江水源同学剩下不要的啦、比如成绩不好也敢当班长啦,诸如此类!所以你为了老师,而为了其他同学,就勉为其难担任几天吧!”
“就几天?”
“就几天,顶多不超过一个月!”
“那好吧!”江水源只好勉为其难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