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梦杳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心说:你还知道你还有功业未立,大事未竟啊?我还以为你早就掉在儿女情长的窟窿里出不来了呢。还没等他心情稍稍平复,就听见冯怀素说:“昭灵还没回来,我不能死。”
袁梦杳头疼:“……”你果然掉在儿女情长的窟窿了出不来了。
“梦杳,我曾经发誓,不做我大父那样的人。我大父是君子,所以我不做君子,可我不能对不起父母教导,所以我不能做小人;我大父做学问,所以我不做学问,可我不能败坏冯家遗风,所以我不能没有学识;我大父清贵一辈子,所以我非要争权夺势,可我不能毁了大父声名,所以我不能做个奸臣。”
“怀素……”袁梦杳很早就发觉了冯怀素内心深处的自我厌恶与苛刻要求,只是他没有在意,更没有发觉它从内部啃噬着冯怀素,几乎要将他撕做两半。
冯怀素自嘲地笑了一下道:“到了最后,我连自己也认不得、做不得了。我不能再这样了,否则我就要自己逼死自己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如今的心结,一个是冯真寄公,一个是崔昭灵,一个是方幼宁。方幼宁这一个算是最好解的,他自己亲手了断了,做得决绝不留余地,甚至堵上了自己的声名不要了。崔昭灵这一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除了等只能等。冯真寄公的那个是最早、最深、最难解的一个结,是未亡人的愧疚不安,是刑克至亲的惶恐担忧。这是个死结,无论是他父母,还是冯真寄公早已在继元之乱中身故,这也许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了。
袁梦杳不敢再说什么刺激他,半晌道:“这是你的事,你既然已经做了,我总会帮你的。岚宁那边怎么说?”
“岚宁那样清傲的人,我提了退婚,他二话不说便同意了,只是心中想必郁结难解。如今还有一个偌大的方家要他支持,我记得梦杳与岚宁是同窗,想请梦杳去劝解他一番,免得他病由心生。”
袁梦杳点点头:“我晓得了,过了晌午我便过去。”他没好气道:“只是,你也担心担心自己吧,去了一趟博陵,怎么反而、反而更像是丢了魂呢?”
冯怀素笑了一下:“若是不去,说不定现在这宅邸已经成了疯人院呢。”
袁梦杳好奇道:“跟着高祖皇帝学了不少?”
冯怀素一脸讳莫如深,他想了想,偏头笑了:“说起来,博陵侯实在是个妙人。”
袁梦杳:“……”你这么说博陵侯高祖皇帝知道吗?你就不怕高祖皇帝剐了你?
“此话怎讲?”
冯怀素努力措辞了一下:“博陵侯心胸豁达,平生罕见。”
若是不心胸豁达,就已他的生平际遇来说,恐怕气也气死十几回。袁梦杳摊手道:“若你有博陵侯三分豁达,我也不必时时刻刻担心你了。”
冯怀素想了一下:“有一分便可,若有三分,恐怕有些太没脸没皮了。”
袁梦杳嘴角抽了抽:“……”不就是心大了点吗?你这么说博陵侯,不怕博陵侯拿枪捅你个透心凉吗?
冯怀素不再和袁梦杳继续纠缠,三言两语将他打发出门,待自己回了书房关上门,看着满地狼藉,神色又黯淡下来。他昨夜做了一个很混乱的梦,扰得他一整日都心神不宁。
他梦见自己在三省斋前爬树,大父坐在庭院中的葡萄藤下看他,目光慈祥又担忧。自己脚下一滑不小心从树上栽了下来,大父连忙去接他。自己砸在大父身上,发觉他身体冰凉,没有一点儿温度,自己害怕地问:“大父,你身上为什么这么凉?”他大父还是那样慈爱地笑着,回答他道:“因为我已经死了啊。”下一眼,身下人的便变了样子,成了方侍郎、他父亲、他母亲,全都笑容和蔼地和他说:“因为我已经死了啊。”
最后是崔昭灵。崔昭灵笑容温和地看着他,道:“因为我已经死了啊。”他似乎又变作了大人模样,摇着头道:“不会的。”身下的人听了这话,神色忽然变得狰狞起来,双手狠狠掐住了他的脖子,眼眶通红狠狠瞪着他道:“是你害死我的。是你害死我的!”他手指上的皮肤开始剥落,身上全是各种各样酷刑留下的伤口,青紫浮肿的脸庞半面都被烧焦了,变成了他当年在南疆看见的那具尸体,最可怕的是,他在他的眉间找到了那颗小小的痣。
他瞬间被吓醒了。
这是他四年来头一次梦见崔昭灵。可是就连在梦里,他都不肯和自己好好说上一句话,不肯叫他安心。他不害怕崔昭灵,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他害怕崔昭灵死了,再也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