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军哥,侨大哥,你们说,咱们在这里过一夜,明早,再进山?”小胜子一边说话,一边伸筷子夹过来一块热腾腾的锅包肉,而后往嘴里边一放嚼了起来。李军“啪”的一声打开了一罐铁皮啤酒,而后看了一下身边吃得正香的兄弟,他嘿嘿乐了。侨羽没动,只是左、右手各拿一支筷子,好像坐在那思考着什么。
这时,李军将打开的啤酒递给了侨羽问道:“侨大哥,发什么愣啊?”。侨羽抬头看了一下身旁递过来的啤酒,急忙放下左手的那根筷子,伸手接了过来那罐铁皮啤酒,而后冲着李军说道:“军啦,咱们总是往大山区里跑,什么样的路线没走过?今天怎么啦?会弄错了线路了?你看咱们从矿山下来,走青峰岭,卧龙岗、子岈河、渊河古道、绕抚河、进省公路、下乡道、进土道,没错哇?怎么就走进了观音岭,来到了浙江衢州地界呢?”。
李军一边听着侨羽喋喋不休地说着,一边又拿起来一瓶铁罐啤酒正要开启,此时小胜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启了三、四罐啤酒,随手递给了李军两罐开启的啤酒。接着便冲侨羽说道:“我说,侨大哥,你说咱们会不会在渊河古道的三股叉道处弄错了?把方向弄反了?”。李军一听小胜子这么说话,一下弄醒了梦中人,他急忙伸手一拍自己的脑门子说道:“对呀,一定是渊河古道的三股叉道处弄错了?但是在三股叉道的木头标牌上明明写着呢?我还记得车在三股叉道前看了一眼呢?”。侨羽一听二人对话,急忙冲着二人说了一句:“那么地吧?一会吃完饭,休息一回,开车去看看,在三股叉道的竹林子里边过夜,也是一样。”。就这样,三个人开始边吃、边喝,还一边聊着,尤其是针对这个龙泉山区浦城镇蛤宫峰下塘岭村的这个“古墓”研究了半天,当下午的阳光开始西斜之时,三个人开始收拾设备了。
青山翠竹间,一辆越野车飞驰电掣般穿行在省级公路之上。历经三次叉路的转换,从省级公路到市级公路,再跨度到红色土路,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在下午四点多钟赶到了老蛇山下的黑瞎子岭下。
此时,阳光折射,充足的阳光照射在群山之中。周围全部是大山峰,山连山、岭连岭、悬崖峭壁、河道纵横,水连山、山水相依,茅房草屋、绿油油、林树丛生,緑油油、翠绿生香。
三个人一步步走到了上次进山见到鬼魂的地方,尤其是那一大群古墓,当李军站在上次坐着的老槐树下的地方,开始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们这时又见到了古墓群中间的那座大墓,周围全是近百座小土坟头。大墓居中一直延伸到岗子下边,大墓前边两侧全部是两丈多高的石头人像、石兽、各种佛教护甲神、四大金刚、以及将军石像,足足有二十多个,横七竖地卧于荒草丛中。李军慢慢地走到这座古墓供桌前边,而后冲着身体旁边的侨羽说道:“昨天,我和胜子,就是在这个供桌底下的夹缝之中发现的小小包裹。”。
这时,小胜子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供桌之上,他冲着侨羽说:“侨大哥,我和军哥,在那颗槐树底下见到的一缕鬼魂的!”。侨羽一边听着胜子、李军二人说话,一边弯腰低头仔细观察着古墓的供桌,只见四四方方,四条腿的供桌全是金刚石打造,高约二尺有余、宽约一尺半、长达一丈开外。侨羽一转身便往供桌后面正中间观瞧,只见一块高达一丈三四的大理石墓碑,宽约一尺半左右、厚达半尺多、后面是高约近三丈、宽约十几丈的纯石头制造的圆顶古墓,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在夕阳的映照下可以看清楚几行纂小楷体字。
此时,夕阳红染红了半边天,李军看了一下天际西方,只见天空睛朗,红云满天,霞光万道,李军冲着小胜子和侨羽说道:“胜子,侨大哥、卸车,安装帐篷,今天看来,得在此地过夜了?”。小胜子一听李军这么一说,急忙转身往远处越野车方向走去。李军随后也跟着往越野车走了去。
此时,侨羽却没有往越野车方向走,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大理石墓碑前边。他仔细观看着从上到下纂小楷写的是“大汉影王刘珺之墓”, 下边落款小字用行写着“汉阳影王之侄刘铸纂刻立”。
侨羽看了看虽说他认识不少大纂体与小纂体文字,但对于大汉影王刘珺是谁?他却不知道,更何况落款写的“汉阳影王之侄刘铸是谁?侨羽心里更是迷惑不解。侨羽观察了一会古墓,而后便往越野车方向走了去……
一个小时之后,帐篷也弄完了,三个人开始在帐篷里玩着笔记本电脑。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可以说雾气渐渐越来越浓重了。
突然间,一个像烟雾一样的东西,从古墓里飘了出来……
作者;飞翔的鹰(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