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1章:微服私访才能体察民情(2/2)

顽兵问陈宁:“没有别的事了吗?”

陈宁说:“啊,没有了,没有了。”他犹豫再三,始终没敢把许向前求情的事说出口。顽兵一见面就说痛恨贪官的话题,他再不识时务地为贪官说情,这不是往虎口里送吗?

走出行宫后,胡仁忠埋怨他:“问你还有什么话,你怎么不说了?”

陈宁说:“皇上好像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没开口,他就说了一大堆对贪官要处以重刑的话,这时候替许斌求情,那不是往套子里钻了吗?”

胡仁忠说:“你不说,怎么能救了许斌?你回去怎么向丞相回复?”

陈宁说:“再找机会吧,我想,有丞相的面子,又没皇上手谕,刘守仁不至于下手先斩了许斌吧?”

胡仁忠说:“那倒是。”

在等开封消息的几天里,许向前再没有开口求过刘守仁,二人每天同朝商议、处理军国大事,好像从没发生过龃龉之事,刘守仁也不再提许斌这个茬儿。许向前私下里与当着太常寺丞的弟弟许存义议论,认为这是好兆头,一定是刘守仁醒过腔来了,低头不见抬头见,惹恼了当朝首辅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

没想到满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天早上,许向前吃过饭,正走出来要上轿,他的弟弟太常寺丞许存义说:“这刘守仁也太目中无人了,今天午时,要在午门外杀许斌了。”

“不可能,”许向前说,“他纵然越过我这个门槛,也得怵惮皇上的嘱托吧?我们二人共同留守南京,我又是首辅,他敢这么做?”

许存义把行刑的布告都揭来了,说着从宽袖里抽出一张纸,许向前抖开一看,果然有红笔勾决人犯的字样。

许向前气得胡须直抖,说了句“无法无天!”便上了轿,他要去礼贤馆破了脸去理论。

刘守仁执意妄为,在许向前看来,已不是奉不奉公的事了,而是对他许向前的挑战和欺侮,他岂能忍下这口气?

与此同时,他派出的陈宁也在等待时机讨皇上赦免的旨意。

从昨天起,顽兵一行已经取道南返了。

正是收小麦的*,骄阳似火,农夫们三三两两在田中割麦,牛驮马拉,将麦子拉到打谷场上。

远远来的一彪人马很显眼,在很远的树林边停住了。

一个赶牛驮麦的小孩看见了,对割麦的大人们喊:“看,官府来人了!”

一个老农揩汗直腰说:“今年不怕了,大汉皇帝有令,不准预收三年后的税赋了。”

原来是顽兵路过此地,顺便考察民情来了。他穿的是一般官服,随从人员,包括十五岁的太子顽彪,都是民装,他们步行向田间走来。

他们一出现,引起了农夫们的注意,大家趁机休息,纷纷到地头喝水,乘阴凉,实际是看热闹,想看看官府又有什么新花样。

顽兵走到一块麦田里,掐了一个麦穗,捻了几粒麦子在手中,吹去皮儿,把麦粒放到口中嚼着说:“真甜啊!成色不错,籽粒很饱满。”

顽兵彪十分惊奇:“陛……”见顽兵使眼色,又改口:“父亲生吃?”

顽兵说:“麦子生吃也甜啊。”

一老农说:“这位大官人看样子种过田?”

“种过。”顽兵关切地问起今年收成怎么样?

“托当今皇上的福,”那位老农说,“让种田人垦荒,让富户减租,又不提前抽税,今年能吃饱饭了。”

顽兵问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没有?

一个老农民说:“生猪税收的不合理。”

顽兵说,养猪总得交税呀。

老农民告诉顽兵,生猪税是按户交,一年三斗米,大户人家养几百头猪,交三斗,我们穷户养一头过年的猪,也交三斗,便宜了大户,苦了小户。

顽兵纠正说,便宜了大户,亏了社稷!户部堂官们不会算账,各府州县的官员也都不会算账吗?为什么不按猪的头数收税?

陈宁在一旁说,一定是嫌麻烦,谁知道哪户养几头猪?户口却是死的。

“不行,要改。”顽兵断然说,这是违反天道的损不足以补有余,胡仁忠你记下来,回去就改,颁布法令。

胡仁忠答应一声:“是。”

那老农民对顽兵说:“哎呀,这位老爷可是个大清官啊,一听就懂,说改就改,是不是新来的父母官啊?”他把顽兵当成县太爷了。

胡仁忠笑道:“是,是。”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