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老楞了一下,忙不迭地答应。
白玫听到赵小蔓回来了,忙从厨房里跑过来,笑着对赵小蔓说:“我还没有介绍,你怎么就喊了,不怕喊错人?”
赵小蔓笑嘻嘻地说:“我一看就知道是妈妈的爸爸妈妈,不会错的。”
白玫说:“那你说我象外公,还是象外婆?”
赵小蔓说:“妈妈长得象外公,可是又觉得有点象外婆,都象。”
三位长辈都望着她笑,白玫是自豪的笑,亲手把一个瘦得小老鼠样的婴儿养成一个健康漂亮、活泼开朗的大姑娘,能不自豪吗?而作为外公外婆,他们的笑容就有点复杂了,讪讪的是因为外孙女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伸过一根手指头,没有付出,当然没有成就感;开心是因为觉得赵小蔓对他们没有一点生疏感;而欣慰是因为感到白玫的云苦没有白费,有这样好的一个女儿。
赵小蔓见妈妈已经烧了三荤三素六个菜,说了句你们稍等片刻,就风快地出了门,不多时,就买了烤鸭、盐鸡回来,说:“妈妈云苦,今天晚了,下次外公外婆来,我来烧菜,我的厨艺也还不错,妈妈是吧?”
白玫笑着说:“对,赵小蔓挺能干的,烧一桌象样的菜都不用人帮忙,也得好。”
外婆说:“白玫,你教得真不错。”
赵小蔓说:“妈妈和外婆你们俩都在夸自己的女儿,有意思。”
祖孙三代哈哈大笑,赵小蔓发觉,今天妈妈真年轻。
一会儿,祖孙三代坐下吃饭。一顿饭,就听赵小蔓的小嘴不停地说这说那,还不忘给外公外婆搛菜。两位老人家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好象赵小蔓一直是和他们在一起过日子似的,一点陌生感都没有,想想自己当初对她的态度,不由得心生愧疚。
吃过晚饭,天已全暗。赵小蔓说:“我来收拾碗筷,妈妈你陪外公外婆上露台去玩玩。”
“你妈妈已经陪我们上去过了。”外婆说。
赵小蔓说:“外婆,夜景好看,和白天不一样的。我看了一百遍了,都没看够呢。”
白玫说:“这倒也是噢,赵小蔓你陪外公外婆上去吧,我来收拾碗筷。”
赵小蔓说:“你们先上去,我一会儿就去,妈妈,你忘了,我动作比你快。”
白玫说:“夜晚风凉,我们看一眼夜景就下来。”
赵小蔓说:“有风倒不怕,妈你忘了露台有阳光房。”
白玫说:“对呀,坐在里面照样欣赏夜景。我们上去。”
白玫带着爸爸妈妈再一次上了露台。
站在三十楼的露台上,只见一望无际的灯光,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一般的辉煌。江上闪闪烁烁的水光,让人神怡心旷。星星在头顶眨眼,风儿在耳边低唱。一种远离尘嚣的超然,一种身心舒坦的怡然,一种物我两忘的淡然,震撼了久困水泥森林之中的两位老人的心,他们陶醉了。
白玫妈说:“老白,我曾经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梦,梦见自己站在高高的地方望星空,天空离我很近很近。现在真的是梦想成真了。还是住得高好啊,虽然我没有上过泰山,可我想,一览众山小,大概就是这感觉吧。”
白玫爸笑了,他说:“人家观赏美景,常说真美呀,梦幻一般。可见梦境和幻想中的世界是最美的。”
白玫妈说:“幸亏我们活到现在,不然,不知道白玫的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那么,临去时一定还在为白玫担心着呢。”
这样的话,让白玫听了心中难过,她说:“妈妈,我应该早点去找你们的,真是不应该,搞得咫尺天涯似的。”
白玫妈说:“我们也不对,思前想后的,放不下面子。”
白玫爸说:“现在不是团圆了吗,都什么也不要说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母女俩都点头。
三个人静静地观赏星光下的水岸城市的美景,一时间都没有说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了一会儿,白玫怕老人着凉,说,我们去阳光房里坐吧。可是两位老人被美丽的夜景迷住了,说了好几遍,他们才跟着白玫踏进阳光房。
阳光房里桌椅板凳一样也不少,还有不少花草。两位老人一边感叹着:“真好看,这么漂亮。”一边转着圈欣赏,白玫喊了两次,他们都不想坐下。
白玫爸说:“阳光房真好,四面玻璃。”
“老先生,错了,是五面玻璃。”白玫妈高兴地指着透明的玻璃屋顶纠正老丈夫。
白玫爸说:“唷,讲错了,可不是五面玻璃么,我们真象在水晶宫里呢。”说完舒坦地坐在一张藤椅上,仰脸望着星空,感慨地说:“白玫,在那个低矮的竹园小屋里时,你能想得到今天吗?居然住得这么高。”
白玫说:“当然想不到,就是一年前,我也想不到啊,这也多亏了赵波客气,赵家的动迁款,她只拿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给了我和赵小蔓。”
妈妈说:“这样啊,你不说,我还以为是你做生意赚的钱呢,真没想到。我知道有许多人家为了一笔动迁款闹得不可开交,白玫啊,你真是好人有好报。”
白玫感慨地说:“是啊,不过,这也是不一定的,只有当好人遇到好人才能得到好报。”
妈妈说:“这话不错。白玫啊,现在房价这么高,想必赵家的老房子不小。”
白玫说:“不是太大。我做生意也赚了点,不然买这房子还是不够的。想不到吧,你们的呆子大女儿居然会做生意!这真是时势造英雄哦。”
妈妈说:“是啊,好事坏事,谁又能说得到底呢。”
白玫想,父母经过了种种磨难,他们的身体也还健康,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分离,今日总算团聚,而且,是在自己过得还不错的境况下重相聚,庆幸之下,她对上帝充满了感恩之心。
人们常说,只要阖家团圆,哪怕吃糠菜。话是不错,然而如果真的是阖家吃糠菜的日子,滋味总归不是太好的吧。不是有句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吗?富贵人家不一定幸福,但贫贱毕竟是会给幸福减分的。现在,白玫虽然谈不上富贵,但也衣食无忧,还在房价奇高的大城市有一套能观赏江景的房子,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能让老父老母为了女儿的幸福而幸福,白玫感到很开心,她在心中感叹:上帝对我不薄。
和白玫一样,两位老人家也在心中默默地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让女儿苦尽甘来,感谢上帝让他们和女儿相聚在一套江景房里而不是那个留有痛苦回忆的竹园小屋中。
一时间,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场面有点安静,各人的心中苦涩和欣慰并存,然而,各人脸上的笑容不可谓不真。
赵小蔓上来了,人还没到,声音先到:“妈妈,我来了,我效率高不高呀?”
白玫笑眯眯地说:“高,当然高,我们赵小蔓做事,还用说吗!”
赵小蔓见外婆站着,忙拉她在一张圈椅中坐下,说:“外婆坐呀,妈妈在和你们说什么呢?没有说我吧?”
“在说你哦,说你好。”外婆说。
赵小蔓说:“别说我了,外婆,讲讲我妈妈小时候的事情吧,我很想听呢。”
“你妈妈啊,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听大人念,记性也特别好,三岁就能背文言文,唐诗就更不用说了。数学也好,上学之前,她就已经会做三位数的加减法了。”外婆笑着对外孙女说。
赵小蔓朝妈妈瞄了一眼,转脸对外婆说:“外婆,这些我全知道,我妈妈最会自称赞,她早就对我吹过。我想知道的是我妈妈没对我讲过的,譬如她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情。”
“你妈妈呀,她小时候身体弱,常生病,所以大多时候老老实实拿本坐在那里看,拿支笔在那里写写划划。不过,她不生病的时候调皮起来那真是比男孩子还厉害的呢。”
“讲给我听么,外婆,讲详细点。”赵小蔓从小到大没有和外婆相处过,难为她面对外婆就好象是在外婆的宠爱下长大似的,这当然是她的乖巧、孝顺之处。她想,不管妈妈曾经为了什么和外公外婆这么多年不通音信,在她的内心深处,一定是很痛苦的,而今相见,也一定是有些隔阂的,那么,自己作为妈妈的女儿,作为外公外婆的外孙女,当好他们之间的粘合剂才是道理。
外婆想,怪不得白玫这么喜欢她,原来,这女孩子是这么可爱的,不禁又一次为自己老夫妻俩当年对她的排斥、这么多年对她的不闻不问心生愧意。她也很想和这可爱的外孙女多说说话,但是,一时之间,真不知从何说起了,她说:“等你妈妈哪天有时间自己讲给你听,外婆老了,记性差,说话也不利索了。”
赵小蔓拉着外婆瘦骨嶙峋的手,摇晃着说:“不么不么,就要外婆讲。”
白玫说:“赵小蔓见了外婆,只有五岁半了。”
听着赵小蔓和白玫的欢声笑语,两位老人家心中百感交集。他们认为嫁得很好的小女儿,其实过得一点也不好,夫妻不睦,亲外孙小光又成了一个问题少年;而他们一直反对她的人生规划,并为之担心不已的大女儿,日子却过得平安幸福,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女赵小蔓这么乖巧孝顺,且又好,工作好。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谁又能料得到呢?
真是满园番茄红彤彤,不知道哪一只好做种。
白玫真心地挽留爸爸妈妈住下来,一是怕他们当天来回,太累了;二是这么多年来,她虽然因为心中一直有根刺而疏远了父母,但心里还是想他们的,所以,一有机会,她就想和父母多点时间相处,想亲手烧点好吃的孝敬他们;三是想让宝贝女儿赵小蔓享受享受有外公外婆的良好感觉,一直以来,她总觉得在这方面亏欠了赵小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