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涂唇膏是因为她觉得涂了后总有若有若无的视线停留在她嘴唇上,对方嘴角的笑意仿佛在嘲笑她突兀的牙齿,那让她坐如针毡。
其实她的兔牙并不显眼,闭上嘴的时候不会有人看见,说话的时候只要不大幅度牵动脸上的肌肉,也不会暴露她的牙齿。可那时候的她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在嘲笑她。
这一切的起因在于初一时的男同桌叫她‘龅牙妹’。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她的牙齿是缺陷、是他人嘲笑她的耻辱。从此,本就自卑懦弱的性格越发战战兢兢。
她不戴鲜亮的发饰或穿裙子是因为她没有,父母经济困难,不会花钱在她的穿戴上。
她自己的零花钱存一存也能买到好看的发饰,可是买了后她也不敢戴出去,因为别人会把目光放在她的头发,仿佛在说:“这个丑怪怎么敢戴这么好看的发饰。”
其实那时候的她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很不健康,但她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她没有朋友,和弟弟的关系不好,父母只操心今天的生意好不好、明天的生意会不会好,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同学、操心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没有安排心理课,也没有心理咨询室。
她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自救。
14岁本该是花一样的年纪,青春活力、轻松快乐,可是她陷入一个绝望的沼泽,无动于衷会被吞噬,挣扎求生只会被吞噬得更快。
“面来了。”老板娘温和热情的声音传过来,随即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摆在陈沫面前。
陈沫笑着对老板娘说了一声“谢谢”,然后从角落的筷筒里抽出一双筷子,享用起来。
她想起来,上辈子这个年纪的她除了不漂亮,还特别穷。
每次路过餐馆闻到饭菜的香气,她总是忍不住停驻,然后门前招揽生意的服务员或老板娘热情又谄媚的问一句:“要吃点什么吗?”
每每这时,她总是涨红了一张脸,窘迫的离开。
现在的她与上辈子的她完全不一样了,命运的齿轮在5岁那年偏离了原本的走向,造就了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陈沫。
陈沫记得她曾经有一个梦想:进超市不用看价格,出门在外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
现在她已经实现这个梦想了。
同样的年纪,不同的时空,她正一步步弥补曾经各式各样的遗憾、实现曾经大大的梦想。
她能拥有现在的人生简直比中了‘大乐透’还要幸运。
人生已经这样美好了,父母还没同意她艺考而产生的烦恼,以及路千珩还在逃避她而产生的悲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吃完面,陈沫背着画板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于慕婉已经在家了,尽管知道她向来是吃了晚饭后才被于爸爸送来的,陈沫还是毫无意义的问了一句:“吃晚饭了吗?”
于慕婉毫不意外的说出了那个答案:“吃过了。”
这一问一答就像打开了水龙头,后面的闲聊、说笑一句接着一句,明明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闲谈,却有着莫名的魔力、让人觉得温暖。
大概这就是生活的温度吧……陈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