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三章论理辩是非(2/2)

因见她沉默不语了很久,崔长陵没能等到她接上前话来,便几不可闻一声叹息,兀自又道:“所以我说了,廷尉府,松紧有度,不可过松,也不能太紧。过松则朝纲不正,太紧则人人自危,如果叫廷尉府把朝廷官员都查一遍,谁的身上都不会是干干净净,然后呢?然后把这些人罢出朝堂,再提拔新的官员上来?然后这些新官员,就会严于律己,学你大伯那样,再往后,朝廷就不是陛下的朝廷,因为他谁也拿捏不住,每个人都是干净的,都是没有把柄可抓的,你叫陛下,拿什么来权衡朝野。”

所以所谓帝王的权衡之术,便是要为臣的先犯错,甚至先枉法,天大的把柄送到皇帝陛下手中去,要不要处置,什么时候处置,就看陛下何时何地,想要权衡朝堂了?

王羡窒住,一时见竟找不到话来反驳他。

他说得好像极有道理,却叫她难以接受。

过了很久,久到王羡觉得都快走累了,她才闷声叫夫子。

崔长陵低头看她:“你说。”

“我大伯没有不臣之心,我们太原王氏也不会重蹈当年琅琊王氏的覆辙,陛下不信我们吗?还是世人不信我们呢?”她抬头,眼中全是伤痛和迷惘,“我真不明白,干干净净的做纯臣,为什么就不容于朝野之上呢?我知道,太原王氏如今的地位,举足轻重,大伯尚能够秉持初入建康时的一颗心,不与任何人同流合污,行不法之事。可有些人,没有这样的底气支撑他们,所以时日久了,他们就变了,是吗?就一如……”

一如当年的桓廷之吗?

为了自己的名声,到头来,还不是做了废王手上一枚棋。

崔长陵没想过她会在这时候想起桓廷之,是以不知她没说完的后话是指什么,便催问了一句。

她倒是大方的很,张口就说:“一如当年的中书令桓廷之。他为何获罪,又为何凄凉离京。堂堂中书令,位高权重,也可称得上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先帝倚重他,百官钦佩他,他走到那一步,就是因为,他没有谯国桓氏的鼎力支持?就是因为,他不是谯国桓氏的郎主或宗子?他在朝二十余年吧,连他都不得不变,这,就是夫子今天,想教给我的为官之道?”

他骤然变了脸色:“是谁给你的胆子,敢随意编排天子恩师,开蒙之师,情高恩重,你是不要命了,连桓夫子都敢随口提,还敢直呼其名?”

“夫子对圣人的阿兄们还有庾尚书,不也是如此的吗?”王羡忍不住反驳他,却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别开眼有些心虚,也不敢再看他,“况且这里只有夫子与浓墨,我说了,又不怕隔墙有耳,谁还敢监视夫子不成?”

“你真是……”真是巧言令色,永远有一肚子的大道理,他劝的管教的,她倒也肯听进去,可就是这个张口就理论的毛病改不了,太有主见,他说一句,她恨不得反驳十句,也算不上是顶撞,按她的说法,这应该算是论礼辩是非。

崔长陵胸口堵着一口气,觉得将来是要有替她操不完的心,仿佛他捡了个大麻烦,偏偏还乐此不疲的指点这个麻烦……

“道理差不多是这样,你也不用恶意曲解我的意思,到底想同你说什么,你心里清楚的很,用不着气我。”崔长陵拽了她一把,“你现在,想明白我的问题,答案是什么了吗?”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