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5章 知音(求推荐!)(1/2)

刘先的坚决起了作用,吴太后一锤定音,虽然孙权极不情愿,也只能照办。

他从征发的近万步卒中挑出两千人精壮。一千为正卒,再加上吴太后所赐的五百部曲,共一千五百人随征。另有一千后备,留在长沙训练,以备随时补充因伤亡出现的缺额。

孙策听了孙权的方案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新造的战船中拨付了十艘给孙权。

既然是水战,战船必不可少,新式战船虽然不如海船威风,却更适合长江的水情,除非遇到特殊急流,不用纤夫牵引也能逆流而上。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两军交战时,对方可不会坐视你逆流而下,战船冲撞,箭矢射击,或者其他的战术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新式战船只能弥补一些劣势而已,优势还谈不上,风险还是很大。

孙权接到战船后,随即交给部下操练,要求他们务必在短时间内熟悉这种战船,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大的能力。这一千士卒是优中选优的精锐,水陆皆能,大半都是在江边、湖边长大,操舟是必备技能,又有重赏诱惑,自然不惜力气,每天苦练,也是洞庭湖上一景。

按照吴军惯例,每半个月营内演习一次,每个月进行一次营间演习。孙权所部千人在接连两次演习中表现优异,拜折冲校尉,编入前军,由前将军朱桓节制。

前将军直属中军步卒五千人,另有州郡步卒五千,共万人。共有三个主力营,除了孙权所领的折冲营之外,还有贾逵所领的横江营、孙观所领的宣威营。横江营以河东兵为主,宣威营以泰山兵为主,各千余人不等。贾逵、孙观入营时间比较早,但朱桓还是将折冲营的名号留给了孙权,到中军参加会议时大多也带着孙权。

贾逵没什么反应,既不排斥,也不刻意亲近,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孙观却有些委屈,私下里发了几句牢骚,说早知如此,不如留在右将军纪灵麾下什么的。这些话传到朱桓耳中,朱桓没给孙观留面子,直接让他回中军向陛下报到。至于陛下会不会安排你去右将军麾下,那我管不着。

孙观很恼学也不会指责孙策。别的且不说,天子后宫之数限于十二,这一点即使以节俭著称的光武帝也自愧不如,也许只有传说中的圣王可以做到。

比如娶了娥皇、女英的舜帝。

在一片颂扬声中,也有一些不怎么动听,甚至让人觉得别有心的暗流。

孙策平定江南之初,曾有“舜避丹朱”的说法,如今孙策驾临君山,又有人提起了舜帝,只是并非赞扬,反而透着一丝恶毒。

君山除了洞庭山这个别名之外,又被称为湘山,据说舜帝南巡时曾在这里驻留,后来死于九嶷山,娥皇、女英南下寻夫,最后就葬在君山。时至今日,孙策还能看到据说是娥皇、女英埋骨之处,而山上也随处可见泪点斑斑的湘妃竹。

有人便说,孙策驻驻君山不祥,当另置行在,比如去洞庭湖的东岸长沙国。

这个提议含义丰富,可供解读的余地极大,也让追查源头变得不切实际。

负责军情的郭嘉向孙策汇报了这个消息后,孙策很快做出决定。

查什么查这还用查吗这就是曹操、法正的阴谋,让人把辛评、秦宓叫过来骂一顿。

郭嘉心领神会,问道“让谁去比较好秦宓口才很不错,一般人未必是他对手”

孙策一看郭嘉阴险的笑容,就知道他有备而来。“你有合适的人选”

郭嘉笑容灿烂。“孔融。只是孔融现在是翰林院的著作郎,身份不太合适。”

孙策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作为成名多年的名士、大儒,又是孔子之后,对新生的大吴也算配合,孔融只做一个著作郎确实有些不太合适。五十多岁的人,和一群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聚在一起,也有些格格不入。

“他送了你多少礼”孙策笑道。

“他答应收犬子郭奕为弟子,教导犬子文学诗赋,不收臣西席钱。”

孙策忍俊不禁,却又叹了一口气。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郭嘉春风得意,唯一不满足的就是儿子郭奕。作为孙尚香的发小,郭奕落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坚决不肯从军,连军师处、军情处的大门都不肯迈一步,让郭嘉这位前任军师祭酒、现任军情祭酒很无奈,也让钟夫人咬牙切齿,发狠要再生一个儿子,继承郭嘉的事业,却一直未能如愿。

只是辛苦了郭嘉。

让郭奕拜孔融为师,也是一个解决之道。孔融那脾气虽然臭了些,学问却是极好的,名声又大。有了这么厉害的师门,以后郭奕在读书人中肯定能混得开,也能提升一下郭家的层次。

阳翟郭氏以律令传家,事功很强,文化修养和荀、陈等一流大族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孙策突然说道“孔融的女婿是去年的泰山郡上计吏羊衜吧”

“是的,他是泰山羊家的人,其父乃是悬鱼太守羊续,其兄乃是御史羊祕,就是前年被伯言推荐到御史大夫府,连续两年考绩为最的羊祕。总的来说,羊家现在不仅和陈留蔡氏、鲁国孔氏是通家之好,和阳翟钟氏、郭氏交情也不错。”

孙策有些诧异地转头看了郭嘉一眼。他正有此疑问,没曾想郭嘉主动承认了。

郭嘉苦笑着耸耸肩。“与其别人进言,不如臣自己交待了。”

孙策嘴角轻挑,笑了两声。“你倒是实在,却把难题留给了朕。你倒是说说,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这盘根错节的,很难让人不联想啊。若是让人以为朕要改弦更张,效光武帝故事,岂不误事”

郭嘉的额头沁出了汗珠,神情窘迫。

孙策转身看看西侧。“行百里者半九十。奉孝,眼下就庆功是不是太早了些”

郭嘉愣了片刻,连忙跟了过去。“陛下,臣明白了。”

孙策转头看着郭嘉,似笑非笑。“说来听听。”

“臣”郭嘉眨了眨眼睛,突然一拍额头,哈哈大笑。他抬起手,指了指孙策,随即又意识到不妥,连忙将手收了回去。“陛下,臣误听妇人之言,险些坏了陛下的大事。臣明白了,臣明天就将犬子送到军师处,与皇长子做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