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请起。”秦岳非常巧妙的掩饰掉了这一丝尴尬,爽朗的笑道:“本座只是说废除锦衣卫、东西厂的衙门,但可没有说要罢黜四位啊。”
“教主的意思是?”
麒麟略微躬身,有些谄媚的笑道。这位曾经豪气威武的锦衣卫指挥使,如今可再无半点掌握滔天权柄之人的霸气。秦岳这一系列手段,这真是将三大势力上下折腾的怕了。
“并锦衣卫、西厂、东厂,三大厂卫合为一个衙门。”
秦岳站起身,在忠君厅内缓步走动。四人恭敬的跟着他,大气不敢出。
“昔年太祖朱元璋建锦衣卫,意在稽查百官,奏事民间风闻。”
“而后成祖朱棣,建立东厂,意在监察百官的同时,掣肘锦衣卫。以防锦衣卫做大,重现纪纲谋逆之事。”
“宪宗成化年间,开设西厂,意在制约东厂、锦衣卫. ...西厂权倾天下,西厂番子数量甚至远超东厂、锦衣卫之和。”
在秦岳看来,明朝诸位皇帝似乎陷入一个可笑的悖论,一开始为了制约勋贵势力,扶持了文官。
文官势力膨胀后,又扶持锦衣卫。纪纲谋反后,又觉得锦衣卫势力太强,于是又设了东厂,后来又发现东厂势力太强,又设立了西厂……设立西厂后,又觉得厂卫势力似乎又大了,所以没事就得鼓动文官杀几个死太监。
皇权是不再受内部势力威胁了,但是整个国家机器臃肿不堪。一天到晚,全忙着相互攻击了。
若非如此,日后的明朝,也不会被关外的野猪皮推翻了。
秦岳对于所谓的皇朝永固并不感兴趣,也明白这是一个笑话,他想要的只是黎民百姓能活得好,汉族不会被异族统治。
此外,一个昌盛的王朝的气运,对他的修为也有很大好处。
只要自己在位时,皇权巩固、气运昌隆就行了,后面的皇帝……跟他有什么关系?
所以,秦岳需要一个铁血高效的机构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如今的厂卫不符合,他0.6需要重新打造一个。
“这一衙门名为监察院。”
“意在监察百官,奏事风闻,拱卫天子,护佑百姓。”秦岳朗声说道。
监察院下设三司,镇抚司、稽查司、监天司。分别由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三大部门打乱改组而成。
“本座任监察院首座,麒麟任院监,朱雀任镇抚司指挥使、玄武任稽查司指挥使、白虎任监天司指挥使。”
先是打乱厂卫三大势力原本的建制,随后让自己牢牢掌握性命的锦衣卫四人担任长官。这样一来,即便反对势力中仍有漏网之鱼,也翻不起什么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