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李密将军情一条条分析出来。
苏定方明白,楚军一旦守不住虎牢关,那么,便会被洛阳的骁果卫和隋军主力前后夹击,败亡也是迟早的事。
虎牢关只要一守不住,楚军便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兵败如山倒,相应的,唐军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这是南面的隋军,共有十万人。”
“苏将军请看…”李密走到一边,并让开位置,“来自襄阳、准南方向的隋军,伊阙城首当其冲,其重要性不亚于虎牢关。”
和西面的虎牢关一样,都是极其重要的城池,能尽数将隋军的勤王部队挡下来。
只要能挡住两面近四十万隋军,楚军可以继续围住洛阳,放心的攻打。
反之,一举被攻破,杨玄感包括楚军的下场会怎么样,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东面隋军并不多,主要是来自襄阳的偏师。”
“主要牢牢守住朱阳关,可以确保弘农郡不失,贵军东还之路不会被切断。”
话一说完,李密望向正在端看地图的苏定方。
“说说你们的作战意图。”
大致军情一介绍完,苏定方才开口问出这一此联合作战的关键。
“我主公的决定是,只要贵军能守住伊阙,挡住襄阳方向十万隋军北上即可。”
· ······求鲜花····· ·········
“虎牢关方向,我们贵派相应的兵力以阻挡隋军主力,再集中全力猛攻洛阳。”
好不容易能求得大唐派来援军,李密一五一十的详细说明,并没有谎报军情。
倘若谎报军情,怕是会弄巧成拙,最后得不偿失。
楚军和现在的大唐相比较,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完全不能相评并论。
再说,以赵志为首的大唐,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崛起到如此程度,焉能没有点手段?
听着这一番话,苏定方考虑着其中的战机,以及能不能为大唐带来什么有利的一面。
..... .... ...
楚军主力将会在洛阳一带作战,一方面进行猛攻城池,一方面全力在虎牢关阻击大批隋军。
相当于,楚军不得不将弘农郡、伊阙这带的大部分兵力调走,留下的是一片极度空虚的地带。
自然,不是杨玄感和李密想不到,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楚军唯有攻下洛阳,有了基本的立足之地,他们才能将主力拿去对付虎牢关外的近二十多万隋军。
而空虚的弘农郡、伊阙一带,他们相信三万唐军即便是精锐,想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击败南面的十万隋军,可能性不大。
时间一长,凭借唐军的战斗力,足够击败隋军。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集中全力攻下洛阳,足够赶在唐军击败隋军之前。
那一些区域,自然也就不会被唐军占领,如此一来,便可以借助大唐的军力在洛阳立足。
对此,苏定方平静如水。
中原一带的人只知道大唐骑兵天下无敌,杀得突厥人狼狈北逃,是目前最大的王牌军队。
殊不知,步军部队丝毫不差,战斗力足以比肩强大的骑兵。
何况,已经整编成职业军人的羽林将士,战斗力更加的恐怖!
弘农郡、伊阙一带,也就是扼守洛阳东面的军事要地,日后东进中原的跳板。
那么,便作为此次大唐出征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