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六章立国号,大封群臣(给个订阅支持)(2/2)

以古时关中旧地国号,蕴意着帝王根基,挥军出关横扫各个势力,以此一统天下。

三个国号都挺不错,不过,赵志并加以没有采纳。

在前世的时候,根据族谱显示,他祖上是上古时期尧的后代。

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尧的后代被分封在今天山西的中心区域中。

并且,国号为唐,国君为祁姓。

后来在争斗中被灭国,那时候,分化出两支家族后代。

一支远走异乡,以此来躲避追杀,依然是祁姓。

一支则隐姓埋名,继续在那一片地带继续繁衍生息,改姓氏为赵!

而赵志,祖上正是这一支赵姓的人,上古尧的直属后代。

故此,他想立国号为大唐!

“你们看看,这是祖上留下来的族谱。”

通过系统,赵志兑换出一本古老的族谱,并拿给两人一看。

在前世的时候,确实有这么一本族谱,赵志并没有胡乱编造。

· ······求鲜花· ····

没有一定的根本缘由,赵志自是不会去强制性使用类似的国号。

最重要的是,蕴意要好,符合自身的天命所归。

前世历史上是唐朝时代,祖上又是春秋战国唐的后代,看起来十分的巧合。

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吧!

房玄龄仔细端详手里的族谱,知道历史漫长,这是其中的一本而已。

手里族谱已经有至少好几百年的历史,内容记载的,也是差不多这一段时间的族人姓名。

“有尧直属后代这一层身份,立国号大唐,也不是不可以。”

房玄龄和李靖思考了一下,同意通过这一决定。

..... ... .......

至于李家的唐国公之位,那也好办。

一来投向已方必须去掉这个国公号,二来避讳唐字,改换一下名号便可。

上古时期尧确实有点遥远,但卖个情怀,以及有这样一个身份,合法性已经足够。

君不见,各代帝王逼迫人禅位的时候,动不动搬出上古时期的人来作文章。

说明其中还是有点市场,以及名人效应的。

更何况有完整的族谱在手,无论是合法性,亦或者是身份上的高贵,都不容质疑!

如此一来,李靖和房玄龄并无意见,同意赵志称王,立国号大唐!

当即,赵志封赏群臣…

李靖,封为兵马大元帅,负责全国的军情大事,掌管三军将士。

房玄龄,封为唐王府长史(相当于丞相),统管辖下各郡的政务。

长孙无忌,封为唐王府副长史,协助正长史管理政务。

褚遂良,封为唐王府记室,负责写诏令和传达王令,跟在身边随时听候差遣。

尉迟恭封为禁军羽林卫都尉,裴元庆则为副职。

屈突通、苏定方、侯君集、伍召云和裴仁基五个人,各自封为羽林军团都督。

余下的职位,由长史房玄龄等人商议,再上报给赵志,最后给予通过。

月初十,赵志于长安称王,立国号大唐,是为唐王!。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