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军队不比普通老百姓,体力消耗得更快,对粮食需求的量更大。
箫造一说之下,基本上不用费太多口舌,也没遇到什么太大的阻力。
五万隋军二话不说,在龙门关里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和箫造前去投降。
当天下午,箫造撤离黄河岸边,率领五万隋军在冯翊郡城下集体投降。
驻守此地的侯君集下令,将准备好的粮食和酒肉都拿出来,让五万隋军放下武器,到城内分发食用。
高强度的训练,连续饿上三天三夜,老远闻着香味,五万隋军几乎十分享受,都想哭了。
但感觉,不闻还好,一闻到香味,浑身更加无力,饥饿感疯狂的席卷整个肚皮。
饿急的隋军狼吞虎咽起来,完全来不及去嚼碎,直接咽下肚去。
部分士兵更是夸张,右手塞米饭,左手塞肉干,一下子吃得太急,竟然活生生将自己噎死在原地。
· ······求鲜花···· ·······
吃饱喝足,五万隋军前所未有的满足,倒是感激起赵家军来,归顺后的忠心反而提高不少。
早已等待多时的赵志收到侯君集的来信,还有已方将士前来接应,彻底放下心中的疑惑,率十七万将士渡过黄河。
接着前往冯诩郡城,与第二路大军完成会师。
七月二十七日,赵家军完成会师……
第一路十七万大军,由赵志带领,褚遂良、房玄龄、尉迟恭军前听命。
第二路十六万大军(包括最近归顺的隋军),由李靖带领,裴仁基、侯君集、苏定方军前听命。
..... .... .......
两路赵家军一同汇合,共计三十三万!
长安城已经近在咫尺,即将迎来帝王之业的真正开端!
对此,针对防范关中以北边地隋军援兵一事,赵家军作出相应的兵力部署。
扶风郡,以陈仓和郿城等军事要地为主,驻守四万步军…
冯诩郡,以郡城和蒲的军事要地为主,驻守三万步军,一万骑兵游戈平原地带。
京兆郡(长安的别称),有宜君、上宜和潼关等的军事要地为主,驻守五万步军。
榆林郡和定襄郡方面,派出五万骑兵立即南下,迫使边地隋军不得回援,策应主力军队攻打长安,减轻前线抵御军队的压力。
倘若边地的隋军执意不回援,利用骑射之术,以及骑兵的灵活性扩大战果。
另外的二十万大军则将团团围住长安城,并且,展开一系列的攻城血战,直至拿下这一座千年古都为止。
此一战,将决定着未来几百年的历史,王朝天下会归于何人,万民百姓的兴亡与悲乐。
那么……
华夏天下!
帝王之业!
便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