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尉迟恭完全不能忍受,和太守大吵一架。
可到最后,就是不发放粮食。
没办法,百姓还得依靠自己,尉迟恭只能忍住怒火将他们安置在郊外,花自己的钱和粮食,凑集到一定数量进行救济。
听完整件事,赵志冷笑一声。
什么调令的说辞都是假的,说白了,是要为自己增加政绩,即便不能让隋帝龙颜大悦,那也好升官。
至于百姓的死活,呵呵,或许不在官大人的考虑之中。
尉迟恭本是马邑郡当地人士,性格又耿直,有这样的反应和举动并不奇怪。
历史上,尉迟恭参军高阳,因累立战功,官任散朝大夫。
后来见识过大隋王朝的腐朽统治,许多鱼肉百姓的画面,直接怒而辞官!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信息…
在感于尉迟恭的真性情之余,赵志双眼一眯,一条尚未完善的计策跃于心头。
“兑换两千轻甲步军。”
想罢,赵志有了初步打算。
“一点龙气等于一名轻甲步兵,宿主请注意,当前龙气已经清空。”
“参见主公。”
两千红甲步军凭空出现,和骑兵一样威风凛凛,真是当世之精锐。
“传令下去,将五成携带的干粮拿出来。”
能不能成功占领马邑郡,这一步十分重要,看它了。
“诺。”
得到命令,将士们将身上携带的干粮拿出来,并放在中间的空阔平地上。
“锦衣卫…”
说完,赵志又继续说道。
“主公,在。”
“将这批干粮送一部分去马邑郡,一部分对各城贫穷百姓进行救济。”
本要打出自己的旗号壮大声势,但关系到后面的计策成败,霸业的开始,赵志临时改口道。
“诺。”
这样一件事,对于刺探情报的锦衣卫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千将士出列,携我手中命令,前往指定位置隐藏。”
待红甲将士们将干粮放好,赵志开始实施自己攻占马邑郡的计策第一步。
“诺。”
站在军队最前列的一名将领接过竹简,奉命道。
“其余将士,随我作战。”
两千红甲将士的步军,足足一万驻守马邑郡的隋军,悬殊极大!
相应的,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毕竟,造反是门技术活。
既然选择造反,不仅要成功,还要做到威震天下,震动大隋朝野上下!
PS:感谢大道至简友的月票支持。
另外,大家多多支持我一下,评价票、收藏、鲜花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