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确实需要磨练,如果连一个女人都征服不了,又如何能够压得住文武百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道明君。
这一刻,要变强的信念在李承乾的内心里逐渐的明朗起来。
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他身体周围,一种初生的气势,逐渐的围拢起来。
元宵节很快就过去了。
见到武如意以后,李承乾对于外出突然失去了兴趣,把自己关在太子府里面整整一天。
节日过后,便面临着早朝。
早有黄门官来到太子府,通知李承乾一定要参加第二日的早朝。
如果是一般的早朝,李承乾还可以偷懒不去,但是李世民已经让人前来传唤了,李承乾不去肯定不行。
而且李承乾也猜测到了,今日这番早朝,绝对与自己前往突厥之行有关,掐算一下时日,也是差不多了。
因为有天子口谕,李承乾这次到金銮殿,带着曹二虎、薛仁贵、裴行俭三人。
只不过这三人并没有资格进入金銮殿,只能在殿外候旨。
李承乾进入金銮殿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排班肃列。
李承乾微微躬身见礼后,走到了最前排,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不多久李世民进入金銮殿,坐在了龙椅上。
在各位官员禀报了近日的情况以后,李世民问道:“.〃各位爱卿可还有本上奏々.?”
各文武互相看了看,见都没有人出列,就准备听到:“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之后各回各家了。
李世民却说道:“既然各位爱卿没有本奏,那么朕有一事和各位爱卿相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世民继续说道:“前些日吐蕃国使者来见,朕就派密探调查了一番情况,见吐蕃国内不太安宁,同时突厥国内已经起了争端,殃及到我大唐边关百姓的安(诺吗赵)危。”
对于李世民有心出兵突厥的事情,在文武百官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尤其是那些武官,如果天下太过安定,他们就会闲的发慌。
此时好不容易有了出兵的机会,自然争相表态,想要带兵平定藩国之乱。
就连一向沉稳的李靖也说得:“陛下,末将愿带足兵马,前往突厥,平定内乱,护我大唐百姓安危。”
李世民说道:“卫国公的爱国之心,朕十分清楚,只是这件事情就不劳烦卫国公了。”
李靖还以为李世民忌惮他战功显赫,所以想要用其他人出兵,也就不再多言。
只听到李世民继续说道:“太子李承乾,如今已经年满十岁,可以为朕分忧,众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