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初见(2/2)

“张、仁、轩。” 红裳点点头说:“对了我问你,这附近可有村落,可有借宿的地方?”

张仁轩说:“有啊,我们村子就在前面不远,你可以去我们村子借宿。”

红裳说:“好,好,那你快带我去。”

于是张仁轩拾起柴火背在身后,说道:“那好,随我来吧。”

张仁轩带着红裳朝村子走去,路上张仁轩问:“红裳姑娘,只有你一人吗?”

红裳说:“不是啊,我和爷爷一起出来的,爷爷是走方郎中,他去山中采药去了,叫我去附近村落等他。”

顿了顿,红裳又说:“哎,我问你,你可知道附近哪里有禹王遗迹吗?”

“禹王遗迹?”张仁轩摇摇头说:“不知道,那只是个传说,真的有吗?”

看着张仁轩有些疑惑的表情,红裳说:“自然是真的,只是……”想着自己从家出来这么久都没找到,自己都有些怀疑,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张仁轩又说:“我们可以去问村长爷爷,他知道的多,说不定知道哪儿有禹王的遗迹。”

说着,二人来到村里。张仁轩带着红裳去往村长家,来到门口,张仁轩喊道:“村长爷爷在家吗?”

不一会,房门打开,一个老者拄着拐杖出来,说:“是小轩子啊,有事吗?”

张仁轩说:“村长爷爷,这是红裳姑娘,她是来借宿的。”说着指了指红裳。

红裳接口说:“村长爷爷你好,我叫红裳,我和爷爷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说着摸出一个珍珠递了过去,说:“这是借宿费。”

村长摇摇头说:“哎,出门在外不容易,姑娘好意心领了,快快请进。小轩子,你也留下吃饭。”

说完村长对着屋里喊道:“阿笙,来客人了,快些煮饭。”

一会,出来一个少妇,背后还背着一个娃娃,正在酣睡。“知道了,爹。客人快进屋坐,我这就去张罗。”

张仁轩和红裳进到屋里,刚坐下红裳就问道:“村长爷爷,你知道附近可有禹王的遗迹吗?”

村长疑惑的说:“老朽要问一下红裳姑娘为何找禹王的遗迹?”

红裳微微迟疑一下说:“我们一族的先祖和禹王有些渊源,我想去禹王的遗迹看看能否找到有关先祖的线索。”

“原来如此。”村长点点头说道:“那还是我小的时候听我的爷爷说起,此去向西百里有座高山,山上有座禹王庙,只是非常神秘。爷爷有一次去那山上打猎,山中雾气弥漫,不能见路。老天突然下起大雨,爷爷匆忙赶路间,无意发现有一座小庙便进去躲雨。庙宇年久失修,甚是破旧,到处长满杂草。爷爷见庙里供奉着一尊大神,看匾额才知是禹王,心想禹王治水福泽百姓,便拜了拜。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爷爷和衣而卧在禹王庙睡了一夜。夜晚禹王显灵,说爷爷住的地方将有灾难发生,叫他迁村,说完便消失不见。爷爷感到阳光刺眼突然醒来,阳光从窗户射进庙内,山中雾气消散,原来已是第二天。爷爷匆忙回到村里,把这事告诉大伙,自己连夜带着家人迁到现在的地方。不过自然也有不信的人,还留在当地,结果,哎……”

村长叹了口气,继续说:“后来爷爷去打探消息,才知道爷爷迁走后,连着下了三天三夜大雨,结果地震山崩,村子被泥石流淹没,无一幸免,只有和爷爷一起迁出来的人才活了下来。再后来,爷爷为感谢禹王的救命之恩,多次去找禹王庙祭拜,结果再也没有能够找到,想来只有有缘之人才能找到禹王庙。既然红裳姑娘的先祖和禹王有渊源,想必是有缘之人,明天小轩子,你陪红裳姑娘陪你走一趟。”说着看向张仁轩。

张仁轩答道:“好咧。”

这时屋外有人喊道:“裳儿,裳儿。”

红裳说:“呀,是爷爷找来了。”说着便跑到屋外喊道:“爷爷,我在这儿。”

一会功夫,红裳领着一人进到屋里。来人正是龟相所变的红裳的爷爷,只见他五缕胡须,一身道家装束,手持帷幔,上写‘悬壶济世’,身后背着一个药箱,颇有些道骨仙风。

龟相朝村长施了一礼,说:“老人家多有打扰。”

村长赶忙回礼说:“仙长说哪里话,穷乡僻壤没什么可以招待客人的,还望不要见怪。”

笙儿这会也把煮好的面端了上来,面上还放着一个鸡蛋和一些野菜,“客人多吃些,不够还有。”

龟相道了声谢,便吃了起来。红裳夹了根面条问道:“这是什么呀?”

张仁轩说:“这是汤饼,笙儿姐姐做的汤饼最好吃了。”说完便大口吃了起来。

红裳吃了一口,又香又滑,“真好吃。”又咬了口鸡蛋,还是流黄的。

众人边吃边聊,龟相说着一些见闻,村长说着村里的琐事。村长说家里两个儿子去城里讨生活了,笙儿是大儿媳如今带着快满周岁的孙子在家照顾村长。马上就要中秋了,不久两个儿子就会回来。村长看看已经醒来的孙子,在炕上不停地爬着,脸上满是欢喜。

这时大家吃完面,笙儿忙着收拾,红裳和张仁轩正逗着小宝宝玩耍。红裳从腰间百宝囊中拿出一个黑色光滑的圆形石头,有鸡蛋大小,放在炕上来回滚动,让小宝宝追着石头来回爬着,嘴里还依依呀呀的,很是可爱。

红裳说:“这个就送给‘小莲藕’玩好了。”

“小莲藕?”张仁轩不解的问。

“就是一种吃的,一节一节的。和小宝宝的手脚好像,胖嘟嘟的也是一节一节的。呵呵……”说着捏了捏‘小莲藕’的小脚,‘小莲藕’蹬了蹬小脚发出“咯咯”的笑声。

龟相干咳了两声,看了红裳一眼。

村长不识此物,以为就是个黑色石头,便谢了红裳。

村长看着张仁轩叹了口气,说:“小轩子是个命苦的孩子,早年父亲被抓去当兵,再没有回来,母亲又在前年病死了,如今我们拿他当自己孩子一样看待。现下天下太平了,希望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龟相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太平?”

村长说:“哦,仙长可有什么不同看法?”

龟相捋了捋胡子说:“当朝制度无不效法前朝,画虎不成反类犬。”

村长问:“此话怎讲?”

龟相说:“如今虽然司马氏统一了天下,只是他得国不正,统一过快,必然人心不稳。一切来的太过容易,当权者定会不思进取。如今司马氏大肆封王,重用外戚,兄弟间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太平日子怕是过不了多久,天下又要大乱。”

村长说:“当今圣上治国有方,现下太康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怎会天下大乱?仙长说笑了。”

龟相说:“看看汉朝七王之乱,王莽篡权。”

村长说:“汉虽有七王之乱,王莽篡权,但王朝依旧延续四百年。”

龟相说:“只怕当朝未必有周亚夫,汉光武这样的人物。”

村长说:“仙长是不是多虑了,当今圣上仁厚、大度,岂是那周亚夫,刘秀可比。”

龟相笑了笑不再争辩,说道:“哈哈,但愿是我多虑了。”

笙儿见气氛有些尴尬说:“爹,客人累了,我带他们去歇息了。”

村长说:“好好,夜深了,客人早点歇息吧。”

于是笙儿带着客人去了客房。

张仁轩也回了自己家。

……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