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人,永安王的事情小将实在是无能为力。”
“我知道,这都是刘武周和宋金刚为了讨好突厥人,和尉迟将军无关。”
尉迟敬德喝了一口酒,道:“如今唐军在河东节节失利,不知唐大人有何看法?”
唐俭把酒一饮而尽,微笑道:“尉迟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尉迟敬德放下酒杯郑重的说,道:“唐大人,我主自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连你们大唐的龙兴之地太原也被我们占了。依我看来大唐气数将尽,不如……”
唐俭一抬手示意尉迟敬德别再往下说,“将军的意思是劝我投降!”
尉迟敬德道:“正是!”
唐俭又喝了一口酒,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唐大人?!”
唐俭止住了笑,说道:“叫我投降可以,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怎么能向一条狗投降呢?”
尉迟敬德愕然。
唐俭道:“刘武周自起兵以来,他为了讨好突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他打破雁门关,使得突厥人可以随意来往并州。他劫掠河东的百姓,使的多少人家破人亡?他攻占晋阳宫,把隋朝的金银财宝和宫女都献给突厥人……他可以说为了讨好突厥真是想尽了办法。说他是条狗一点都不过分!而突厥人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奸诈狡猾、见利忘义,尉迟将军不会忘了当年他们是怎么对付鲜卑人的吧。”
尉迟敬德的脸一片通红,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唐俭继续道:“现在刘武周还有用,突厥人自然会养着它。你看等哪天这条狗再也抓不着猎物时,他的下场会是怎样!”
尉迟敬德辩解道:“我主……他……这只是权宜之计。”
唐俭道:“权宜之计?你看他做的哪件事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讨好突厥,他哪里管过百姓的死活!这是一个明君会做的事吗!”
尉迟敬德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李渊起兵不也给了突厥人很多好处。等以后我们在河东稳定下来,我主自会善待百姓。那些都是后话,而现在我军打的你们节节败退,这却是事实。”
唐俭道:“你们不过得到了突厥人的支持,又乘着我们后方空虚,这才一路打到黄河边。如今秦王殿下亲自带兵北渡黄河来到柏壁和你们对峙,自秦王殿下带兵以来未尝败绩,届时定能打败刘武周收复河东!刘武周兵败必然投奔突厥,那时尉迟将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接着唐俭又微微一笑,道:“尉迟将军此次回营好像和往日不大一样呢。”
尉迟敬德自然听出了唐俭话中之意,自从秦王李世民领兵后,唐军的形势有劳逆转的迹象。尉迟敬德又饮了一口酒,然后道:“哈哈哈,这次是打了个败仗。在美良川遇到了两个对手,一时大意输了一阵。不过下次再见面的话,谁输谁赢那就难说了。”
唐俭没想到尉迟敬德这么直爽,毫不隐晦自己的失败。
尉迟敬德忽然问,道:“以唐大人这么多年对李渊的了解,这李渊是个怎样的人?”
唐俭不假思索的说,道:“我主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是个贤明之君。”
尉迟敬德不以为然,“我看李渊外宽内忌,嫉贤妒能,未必如唐大人所说。”
唐俭道:“将军何出此言?”
尉迟敬德一笑道:“从李渊用人就能看出他猜忌之心太重。李孝恭、李孝基、李世民、李元吉……哪一个不是李氏宗族?难道整个大唐就找不到一个可以统帅三军之人?隋朝降将也不在少数,为何就没有一个受到重用的?”
唐俭一时难以回答,“这……”
尉迟敬德道:“我回来时得到一个消息,李渊准备渡过黄河御驾亲征。”
唐俭惊讶道:“什么!”
尉迟敬德道:“我们之间必有一场决战,那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我和唐大人打个赌,如果刘武周输了投奔突厥的话,我甘愿归降大唐。但要是你们输了……”
唐俭道:“那时我也甘愿去尉迟将军帐下效力。”
尉迟敬德举起酒杯大喜,道:“好,一言为定!”
唐俭也举杯道:“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