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道:“你听谁说的?”
红裳指了指苏定方道:“他。”
苏定方道:“就在刚才我把战事都告诉小姐了。如今小姐来帮忙,真是太好了。对面就仗着人多才赢了这一次,现在小姐来了下次我们一定不会输的……”
李靖又是一阵摇头,他打断苏定方,“你巡夜的任务完成了吗?”
苏定方道:“还没,我……我这就去!”
等苏定方走后,红裳这才抬头望着李靖,她有些自责的说道:“大哥,我来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李靖微笑着摇摇头。
红裳睁大眼睛,道:“真的?你不是在哄我吧?”
李靖拉着红裳的手在几案边坐了下来,“其实正如定方所言,我们在战场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对方有几个厉害的人物,而靠我一人之力没把握可以打败他们。所以,你愿意来帮忙我真的很高兴呢。”
听李靖这么说红裳才放下心来,“这样啊,那明日我倒要看看对面那几个人有多厉害。”
“好。”
红裳见几案上铺满了纸,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于是问道:“大哥,你还在写‘平萧铣策’么?”
“不是,我在写兵法。”
“兵法?”
“嗯,我准备把平生所学写成一部兵法,然后把他传给定方。定方这孩子资质不错是个可造之材,只是现在他还年轻也缺少锻炼。等以后定方成长起来,这大唐的江山就要靠他来支撑了。”
“大哥,你这么尽心尽力,看来这个师父是给他找对了。”
李靖摇了摇头。
红裳疑惑道:“怎么?不是么?”
李靖道:“是我要谢谢你,给我……不……是给大唐、给天下找到他。”
“是么?那大哥的谢意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嘻嘻。”很可惜,现在的红裳还不能理解李靖话中的含义,她又问道:“那等大哥功成之时会做什么呢?”
李靖想了一下,道:“我会辞去官职,然后解甲归田,做一田舍老翁;或者去寻仙访道,游历这神州大地……”说话的时候,李靖不经意的看了看红裳,眼神中似有询问之意。可是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说话的声音。
“先生在吗?”
帐内的二人惊慌了起来。李靖示意红裳躲到屏风后,然后才道:“进来吧,有何事?”
传令兵道:“殿下有急事找先生商议。”
“好,你先回去,我马上就来。”
“是。”
等传令兵走了,李靖嘱咐道:“裳儿,任何人来了你都不要出声,我去去就回。”
“嗯,我理会的。”
谁知过了很久都不见李靖回来,红裳有些无聊便在营帐里转悠。营帐不大仅能容下七八人,营帐的中间用屏风隔开,前面一半是一个几案用来办公的,后面一半是一张床榻用来休息的。红裳还是第一次来到营帐中,不免十分的好奇,她这边看看那边瞧瞧,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床榻边。
床榻边挂着一副铠甲,正是那日出征时李靖所穿的明光铠。红裳伸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副铠甲,心里则想着李靖那日穿铠甲的样子,不由的脸上一红,然后顽皮心起,她把那副铠甲穿到了自己的身上。因为以前她见李玉凝穿着铠甲指挥作战的样子,觉得十分的英姿飒爽也十分的羡慕,于是她也想看看自己穿铠甲是个什么样子。
穿好后,她从‘千宝如意袋’里掏出一个镜子照了照,然后满意的点点头。除了铠甲有些宽大外,自己还真有几分李玉凝的样子。
“先生!先生……”
“啊!”红裳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
传令兵听见帐内有人声,立刻跑了进来,“先生,原来您在啊。”
帐内红裳正身穿铠甲背转着身子站在那里,“何事如此惊慌?”
“先生,您的嗓子怎么了?”
“咳咳……这不是重点,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是,关外发现有火光忽明忽暗,可能是敌人要来偷袭潼关。”
红裳有些慌乱,自己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这可如何是好?大哥和定方都不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她极力平复心绪:先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要是大哥在他会怎么办?
“嗯……这个……”
“先生,我们是不是出关追击?”
红裳犹豫了一下,道:“嗯,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是不是出关追击?”
“不对,是前一句。”
传令兵不解,又说了一遍,“关外有火光,可能是敌人要来偷袭。”
“离潼关有多远?”
“差不多十里。”
红裳忽然想到什么,“不可追击,这必是敌人的伏兵之计,想引诱我们出关,再用伏兵埋伏我们。传令下去,紧闭城门,撤掉关上巡夜的士兵,然后在这样、这样……”
“先生,这万一……”
“照做便是!”
“是,遵命!”
果然,郑军的伏兵久久不见唐军出关便开始躁动起来,王世充于是派了几个探子去侦察敌情。探子悄悄地来到潼关下,他们发现潼关一片寂静,关上既不举火把,也没有士兵在巡逻,大门紧闭不闻人声,感觉就像是弃关而去一样。
探子回来把这一情况向王世充报告后,王世充心想:难怪自己在这埋伏半天也不见对方的动静,原来唐军肯本没有注意到这里。李世民你这么托大,料定我今日胜了一场,晚上便不会来偷袭?那好,我就让你好好尝尝失败的滋味!
可是转念又一想,万一这是对方设下的伏兵那该怎么办?王世充一时犹豫起来。听闻刘武周在北方打的唐军节节败退,就连太原也给占领了。要是给他先一步渡过黄河打到长安,那对自己可是非常不利的。自己是不是要冒这个险呢?
人往往面对抉择时往往会举棋不定,很多时候靠的并不是分析判断,而是靠的赌。赌赢了无往不利,赌输了则万劫不复。王世充当年就是赌赢了,才能先后除掉了杨侗和李密,从此称王占据洛阳。
这次他也是如此,赢了可占据潼关直逼长安;要是输了,大不了退守函谷关(汉)。这时探子又来报告说潼关上还是没有任何动静,王世充这才下令悄悄进军潼关。郑军来到潼关下架好云梯备好撞木准备攻城,王世充一声令下,喊杀四起。关下的郑军蜂拥而上,王世充眼见郑军就要爬上潼关,自以为得计的哈哈大笑起来。
也就在这时关上鼓声响起,火把高举,把潼关照的和白昼一样。紧接着无数的火箭和火把从关上倾泻而下,把地上的草木和攻城器械全部引燃。郑军有的被射死,有的被烧得抱头鼠窜,顿时乱成一锅粥。
王世充大惊失色,急忙命令鸣金收兵。金属之声响起的同时,潼关的大门也被打开,一支骑兵队伍杀了出来,顿时把王世充的部队冲的七零八落。这支骑兵趁胜追击,一直追到十里的时候才收兵回关,这把王世充吓得够呛,以后再也不敢来偷袭了。
潼关内
李世民的大帐中,众人听见外面的厮杀声都赶紧出来查看。李靖抓住一个小兵就问道:“出什么事了?是不是王世充打来了?”
小兵道:“是。”
李靖怒道:“为何不来禀报?”
小兵道挠挠头道:“这个已经向先生禀报过了,并按照先生的吩咐做好准备。如今咱们已经打退了郑军,大获全胜……”
李靖很是惊讶,“你说是我安排的?”
“是啊,先生难道忘了?”
李靖和李世民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帐中讨论退敌之策,中途并没有离开过。
李靖的营帐中,红裳正来回踱着步。这时从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掀开门帘进到帐中。红裳赶紧背转身,然后用粗哑的声音说道:“外面的情况如何了?郑军还没有被打退吗?”
来人正是李靖。他看着穿着自己铠甲的那人,虽然铠甲厚重却遮掩不住穿着人的婀娜身材。虽然那人说话极力掩饰,却一下就能听出是个女子的声音。
李靖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但更有几分佩服。
“将军神机妙算,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
红裳一听是李靖的声音,急忙转过身来,“大哥,你回来了?”
看着红裳穿着铠甲的样子,李靖不禁失声笑起来,“裳儿,你……”
红裳侧过脸抚摸着鬓角的长发小声道:“大哥,我……”
“裳儿,你这样子颇有女将军的风范,我想当年的妇好也不过就是这样吧。”
“真的?”
“嗯。”
李靖急切想知道事情的经过,他拉着红裳的双手,道:“裳儿,你快把刚才发生的事和我说一下。”
偏巧这时,苏定方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师父!这次咱们歼敌千人,缴获数百马匹,可算是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下!咦?怎么有两个师父?”
红裳赶紧抽回给李靖拉着的双手,李靖也轻咳了一声,道:“是你家小姐。”
“小姐,你怎么穿着师父的衣服?”
“我……”
看着双颊微红的红裳,李靖解围道:“定方,你也来听下事情的经过。”
“哦。”
片刻后,红裳定了定神才把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下。
苏定方惊讶道:“啊!这次是小姐指挥的?没想到小姐也会兵法。”
李靖也问道:“裳儿,你如何确定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呢?”
红裳笑了笑道:“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只是当时的情形让我想起了家乡海里的一种鱼。”
“鱼?”李、苏二人同声问道。
红裳点点头,道:“嗯,这种鱼叫‘琵琶鱼’,由于它长得很丑,所以我们也叫它‘海鬼鱼’。它的头上长有一个触角,触角可以发光,能吸引来很多小鱼小虾。每当猎物靠近时,它就会从暗处张开大口一下子把猎物吞入肚中。”
李靖叹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上居然有这种鱼,这是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红裳继续说道:“王世充奸诈狡猾,我想他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来诱我们上当。‘琵琶鱼’这种猎食的方法虽好,但是同样也会暴露自己,使它成为别人的猎物。于是我就将计就计,埋好伏兵等着王世充自投罗网。”
苏定方赞叹道:“这鱼儿身上居然暗藏兵法。小姐,你用这种方法打败了王世充,真是太了不起了。”
红裳笑道:“也不全是如此。兵法里也说过‘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这才是取胜的关键。”
苏定方道:“这句话出自《六韬》中,师父也教过我。小姐,原来你也精通兵法。”
红裳道:“没有啦,只是听得多了,记住了这几句而已。”
李靖道:“又是那位不知名的老师教的?”
红裳想了一会,道:“记不得了,或许是吧。”
“好了,我说完了。”红裳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道:“这身盔甲太重了,这里系的还有点紧,大哥你帮我解一下。”
“好。”
苏定方看着二人过于亲密的动作好奇的睁大眼睛。
“定方!”
“在,师父。”
“夜深了,今晚敌军不会再来,还不快去睡觉。”
“哦,我这就去。”
苏定方一边走一边心中嘀咕:婧儿姐说以后要叫小姐做师娘,现在好像有点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深夜,李靖伏在几案上继续写着他的兵法,红裳则在一旁相陪。开始红裳和李靖讨论几句兵法,顺便帮他整理书稿。渐渐的,红裳困意来袭就趴在几案上睡着了。
“裳儿……裳儿……”见红裳没有回应,李靖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他轻轻地把红裳抱起,然后来到屏风后的睡榻前把红裳放下。红裳嘤咛了一声,然后翻了个身。
这时李靖忽然想起什么,他轻轻地推了推红裳,“裳儿,怎么没看到白泽前辈?他现在在哪里?”
红裳梦呓般的呢喃道:“白老头……忘了。”
“忘了?”李靖有些不放心,“他会不会有事?”
“放心,他……这个……万年老妖怪……才不会有事呢……”
看着有些娇憨的红裳,李靖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并帮她把被子盖好,然后回到几案前继续写着兵法。
翌日
潼关前旌旗招展、金鼓齐鸣。
郑军一员大将,手持长柄大斧前来潼关下挑战,此人正是程咬金。因为在计谋方面王世充不是李世民的对手,所以他只能靠着武将的单挑来取得胜利。
程咬金举起大斧指着关上大叫,道:“昨天那个使枪的小子快快出来,让你领教一下爷爷的厉害!”
关上红裳一见程咬金,心中十分高兴:原来是程大哥,数年不见不曾想如今的他已经投在王世充的麾下,秦二哥是不是也在这里?不知道他们近些年来过得可好?
李靖听闻程咬金叫阵,便对红裳说道:“裳儿,我去会会这个人。你替我好好观察他的武功路数,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破敌之策。”
红裳点头道:“嗯,我知道了。大哥,当心他的三斧子。”
“三斧子?”李靖虽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是回道:“好,我会注意的。”
关门大开,李靖匹马单枪来到阵中。
程咬金喊道:“老子叫程咬金,来将通名!”
李靖在马上抱拳,道:“久闻瓦岗寨程义贞的大名,在下三原李靖特来领教!”
“李靖……”程咬金默念两遍,然后把斧子一挥横在马前,道:“好!我看你小子是个人物,打之前我就先说下,老子的这套斧法一共三十六路,还有个名字叫三十六路天罡夺命斧。这是我在梦中时太上老君所授,相传是上古时炎帝的大将刑天所创。这套斧子使出来那是日月无光、天地变色,一套使完必见血光。小子!你怕了吗?”说完,程咬金把斧子高举,郑军中爆发一阵冲天的喊杀声。
李靖并不因此畏惧,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请赐教!”
程咬金大笑,道:“好小子,吃我一斧!”
由于上次见面时使过一次,虽然没有全力施展,但毕竟让李静看过一次了。程咬金怕李靖看出端倪,这次就多了个心眼,他把那三斧子反过来使了一遍。
李靖经红裳的提醒,他对程咬金也特别的小心。李靖心想:难道三斧子是他的绝招所以要特别的注意?还是说……
正想着,程咬金的大斧就挥了过来。三斧过后,两马错开,程咬金哈哈大笑:“好小子,有你的。”这一次,三斧子依旧没有奈何得了李靖。李靖细想着刚才的三斧和那日的三斧,发现虽然顺序有所不同,但招式却是没变。
程咬金担心自己的路数被看破就大笑,道:“当年太上老君传授我斧子时就告诫我,由于这套斧法太过暴戾恐伤及英雄好汉,于是叫我立下这么一个规矩:只要能在我手下躲过这三斧子的人就饶了他的性命。小子,你是第一个能在我手下走过三招的人。老子说话算话,今天就不和你打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便一溜烟的跑了。
关上的红裳见两人都没事也放下心来。她见程咬金胡诌了一大通然后回归本阵,不由得微微一笑:程大哥这爱吹牛的毛病还是没变啊。
秦琼知道程咬金的根底,他怕李靖乘势追赶,于是拍马迎了上去。
秦琼拔出背后的双锏,道:“上次混战中不能好好领教李兄的枪法实为可惜,这次让我们好好较量一下。”
“好!”李靖也不敢大意,虽然那次自己沾了点上风,但也不能保证人家就没有压箱底的绝招。
二人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看的两边将士大声的喝彩。
这时,秦琼卖个破绽佯装败退,拨马就往本阵跑去。李靖一时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追赶,就在此刻忽听见关上鸣金收兵。
秦琼见对方不来追赶,也带着部队回归大营。
李靖见到红裳便问,“裳儿,怎么了?为何鸣金收兵?”
红裳笑着道:“我怕你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再说我已经想到了破敌之策,如果要是能把他们两人收入咱们麾下。大哥,你觉得怎样?”
李靖不敢置信,“裳儿,你真的有办法?”
红裳一指地图,道:“明日大哥你再去挑战,然后把他们引到这个山谷里。我会在那里等你们到来,然后自有办法收服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