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楔子 黑夜传说(2/2)

“他的诗浪漫洒脱,妇孺皆知,谁不喜欢?”张继回答,尔后微微一叹道,“谁不想青衫仗剑走天涯呢?”

程夜像遇到了知己,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龙泉是把好剑,诚信高洁。”程夜稍稍抬起他手中的剑,谦虚地说道,“我这剑只是做工精致优雅罢了,但沾染了世俗之气,不甚高洁。”

“哈哈,剑不分好坏,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程郎,我看你侠风凛然,可是想做李白诗中的侠客,云游四方?”张继笑着说道。

“我可没有什么侠风,不过云游四方,做个漂泊的浪子倒是真的。”程夜淡然一笑。

正说着,船已靠岸,远处也传来寒山寺的钟声。

不知是和少年相谈甚欢以致忘却了霜天侵袭的寒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张继感觉到自这位少年上船后,周围似有屏障一般,隔绝了小舟周围的寒意,不过,他能感受到少年自身散发的“寒意”。

“与兄长相谈甚欢,我也该下船了。”程夜从腰间掏出些许碎银交与张继,说道,“这是渡船的费用。”

“我只是渡人之便,并非做此生意。”张继想把程夜拿银子的手推回去,但发现少年的手纹丝不动!看样子臂力惊人。

“请务必收下。”程夜眼神坚定,不容抗拒。

“好吧。”张继无奈只好收下,不过他又说道,“程郎,与你相识甚是有缘,这样,我正好想到了诗的后一句,便赠与你吧。”

“哦,请讲。”程夜有些期待,尽管那声钟鸣已经让他有些隐隐的不安,他需要尽快赶到那里。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脱口而出。

“可有诗名?”程夜问道,“说不定日后能成为千古名诗。”

“就叫《枫桥夜泊吧。”张继说道,尔后眼神有些黯然,“日后的事,谁又能料得到呢?留给时间去评价吧。”

“是首好诗,我会好好收藏的。”程夜抱拳行礼道,“那么,就此别过。”

“嗯,就此别过。”张继也弯腰颔首回礼道。但当他抬起头来,却发现少年早已没了踪影。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寺院大门紧闭,已被门闩锁上。程夜轻身一跃,横向踩在围墙墙身上,逆势而上,仿佛重力在他身上不起作用,几个快步便到达围墙顶部,随后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了院内。但是院内一片漆黑,往常还在燃烧的灯火现在全部熄灭,刚才的钟声也渐渐消逝。

程夜预感到事情已经发生,手又握紧了他手中的剑,慢步走向佛堂。突然,从堂内缓缓走出一位僧侣,他双手合十,耷拉着脑袋,在遇到程夜后,一时间停下脚步并猛地抬起头来,他面无表情,像具傀儡,但眼睛里闪着红光!

程夜并没有被吓到,他心里清楚,眼前的人应该是刚才敲钟的寺僧,但现在他已经死了,这具躯壳正被一个恶灵占据。

程夜确实是个侠客,但他是行走在黑暗中的侠客,这个与其说是使命倒不如说是宿命,这其中的缘由他已经记不清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斩灭世间的魔,除尽天下的恶。

对方似乎知晓程夜的身份,他带着沙哑的声音说道:“这世间的魔可不止我一个,你一个人如何杀得尽?别再执迷不悟了。”尔后,古怪的笑容出现在寺僧古板的脸上,显得格外狰狞,“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一千多年后,永夜将至,与你有关的人和物都将离你而去,你谁也挽救不了,哈哈......”

那人还未说完,只见程夜迅速拔剑横扫又快速入鞘,人体完好无损,但藏在身体里的那缕幽魂已被横腰斩断,它在将死之际只看到了一片耀眼的白光从它腰间扫过。幽魂散尽,寺僧的肉体也骤然倒地。

“一千多年吗?”程夜看着尸体,嘴角露出一抹邪魅的笑意自语道,“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

后记其一:唐皇遗咒

传说唐武宗酷爱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诗,在他猝死前的一个月,他还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的诗碑,当时还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此石碑一同带走。于是在唐武宗驾崩后,此碑被殉葬于武宗地宫,置于棺床上首。并且,唐武宗临终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而且后来,传说北宋翰林院大学士郇国公王珪,明代才子文徵明,都因刻此诗而不得好死。

后记其二:寒山寺灭门惨案

寒山寺在南朝萧梁时期就已建造,在“四百十寺”的芸芸建筑中,本来名气不算大,不料失意的漂泊诗人用平生唯一的真传点化了一下,便立即名声大噪,从此,那些既有文史情怀又对信仰不离不弃的人们均到此一游。寒山寺遂络绎不绝,香火大盛,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年间。

某天,寺内的老方丈过生日,由于是闻名遐迩的宗教名刹,前来祝贺者接踵摩肩。寺院内张灯结彩,小和尚们更是欢呼雀跃,忙得不亦乐乎。寺庙为僧侣和访客准备了丰盛的晚宴,不过,因为身处佛门,许多荤腥的山珍海味不能奉上餐桌。不一会,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素汤面被端了上来……

入夜,寺院内先是人声鼎沸,后来又鸦雀无声,神祕地归于死寂,而寺院依旧灯火通明。翌日,有访者敲门,但毫无动静;推门而进,入得内堂,随即被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里头横七竖地躺了许多僧人和平民,大概有一百多人,餐桌上还有吃剩的素菜,一摸他们的皮肤,冰凉如水;一闻鼻息,早已气息断绝。

官府闻讯大惊,赶忙立案调查。捕快在后厨房发现一名晕厥后苏醒的厨师,正是昨晚掌厨的那位,一查才得知,这可能是一起史无前例的食物中毒案:“寺僧之老者、弱者、住持者、过客者共一百四十余人殒命!”

原来,厨师被分配了“特设素面,以供诸僧”的任务,他“见后园中有蕈二枚,紫色鲜艳,其大径尺”,觉得暴殄天物太可惜,“因撷以调羹浇汤”。面煮出来,香气扑鼻,厨师很有职业道德,没有偷吃汤面,只是尽责地略舔汤汁调味,大概连他都对此赞不绝口吧?他将面条盛出让大家用餐,回到厨房后,忽然头晕倒地,不省人事。遗憾的是,厨师虽中毒不深,得以苏醒,活了过来,但由于他的无知和疏忽,其他人吃了野菇熬制的汤面,全都深度中毒,魂归地府。“吴下一大禅院……由此亦废。”很长一段时间,这一代名寺香火熄灭,庭院冷落,几近荒芜,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元气,令人不胜唏嘘。这件惨案被记载于晚清散文家薛福成的《庸庵笔记中。

这一切背后黑暗的真相只有程夜一人知道,英雄注定孤独,这个宿命他已背负数千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斩灭世间的魔,除尽天下的恶。只是留给自己的仅剩宿命,留给世人的不过是传说。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