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听过来着?
圆慧猛的想起来了,那是下山听到百姓们说的。她还记得百姓们对张半仙的评价:“张国师,那可是我们潇湘国的奇人,十五岁就入仕途,年仅十八岁就成了三国中国力最强盛的潇湘国的国师,潇湘先帝莫锦更是拜其为师,却遭到张国师的拒绝。”
当时圆慧没有怎么留意这名字,今日师父提前“张半仙”这个名字,才想起来。
更有百姓说“张半仙横贯纵横三国,短短五年就让潇湘国吞并附近所有小国。”
如此狠辣之人,当真是眼前这个妖艳脱俗的女子吗?
圆慧不想再往下想,但是内心已经有了担忧,清慧和她学习,那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张半仙自然看到了圆慧的表情,她微微瞥了一样达摩,万分委屈,达摩没有理睬。
张半仙暗想:又不理我。看看你那徒儿圆慧怎么看我的,我莫非是什么千古罪人,我真是冤。
达摩看着还没有做出选择的清慧,微微一笑,轻轻点头,算是默认了。
清慧登时明白了达摩姑姑的用意。
自幼,达摩姑姑就没有收自己做弟子,自己也不是名正言顺的道姑。现今,姑姑让自己拜他人为师,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心中有了几分不舍。
清慧还是轻轻点头,以一种莫名的伤感夹杂着一点期待说:“徒儿拜见师父。”
“好。”张半仙很是高兴,这孩子可是不一般,如果她真的是她,自己也算是了了一个遗憾。
那天夜晚,圆慧进了清慧的住处。月光如水,清晖如波。圆慧看着依然一脸平静的清慧,走回去摸了她的头。
“以后还可以叫你师姐吗?”清慧虽然看起来平静安宁,但还是哑了嗓子。
“当然可以了,本来你也不是道姑,不也是一直这样叫。你我自幼一起长大,这么多年,一个称呼而已,早就没什么了。”圆慧自然知道清慧的顾虑,以后清慧要下山吧,离开寺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清慧,与寺庙结缘不单单是指成为道姑。人生也需要一些荣华。人世太多繁华我们都没有看过,你离开帮我看看可好?师姐倒是好奇外面的桃花是不是开的依然这样娇艳肆意。”圆慧看着十四岁的小姑娘,温和地说。
“好,师姐,以后我要是走了,一定帮你好好看看这大好河山,去最繁华的京都,看各种美景,吃各种好吃的,然后我带给你好不好?对,还要给达摩姑姑带好吃的!”清慧的声音沙哑,偷偷哭了许久,她眼眶湿润,哆哆嗦嗦地说话。
清慧还记得六岁的时候,她叫达摩为师父,达摩挑眉看了清慧一眼,目露疑惑,眼中无情般说:“不用叫我师父,我更希望你叫我姑姑。”
清慧小小的站在秋风中,连心都瑟瑟发抖起来。达摩看着清慧的小脸,终是不忍心,软了语气说:“清慧,人各有命,你额间那梅花印就已显示你的命数。吾无法逆天命……待你离开时,切记要一生清慧,清丽聪慧……”
“姑姑。我知道了。”清慧红了眼眶,小声糯糯的答。
“嗯,清慧,你知道吗?我儿时老师说,朝生暮死的蜉蝣,却有着洁白如雪的衣裳,正如同短暂的人生,有如梦如幻的荣华一般。姑姑我希望你去红尘中一走,去看看人世荣华。你去看了才知道何为重要,最后化繁为简,知道了怎样简单生活。”达摩看着小小的清慧,把她抱在怀里。
“哦,好。”清慧不知道姑姑在说什么,但是清慧相信姑姑说的都是对的。
如今清慧已经十四岁,又回想起达摩的话,旧话重提,清慧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烂漫花朵,在寺庙里有,在外面也有。何处都是寺庙,何处都有烂漫,只是心不同,花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