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司马翊跟在两个妹妹身边也没耗多久,瞅了个机会叫过了明松和蔡继祖两人,自己悄悄的往后不动声色的退到了明檀的身边,顺便还在一旁路过的花灯摊子上挑了个全是绘的牡丹图案的花灯送给了明檀。
他似是总是记着明檀喜欢牡丹,但凡送她的东西大多都是以牡丹为图案。
小小的花灯上面画了大团大团的牡丹,旁边还有个娇俏艳丽的小美人,正提着个花篮子在摘花,头上梳着高高的云髻,和她往常喜欢梳得的发饰有些相似。
明檀拿着这牡丹花灯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这厮要不是特意挑的,她死也不信。
一群人正随着人流慢慢悠悠的往前走,忽然远处传来一阵的锣响,还有伴随着锣响高亢的叫喊声:
“护国寺猜灯谜,猜灯谜了,大家快来啊!”
一时间原本缓慢的人群忽然骚动了起来,人们快速的往前挤了过去,原本还在身边的人,眨眼之间就不知道被挤到了哪去。
明檀也在这瞬间被人流挤到了一边,再转头去找姐姐妹妹们已经看不到人影了,也不知道这些人都跑到哪去了。
“让一让,嘿,让一让。”
人群还在不停的往前挤着,明檀一时也不敢再四下瞧看,只能跟着人流一块往前,小心的注意着自己别被人碰摔了。便是这样在一阵心急的挤过来的时候,她还是趔趄了一下被人挤的歪了身子,手里拿着的花灯差点掉在地上,要不是身后有人及时的拉住了她,她差点就要摔倒了。
“谢谢。”
明檀站稳了身形便赶紧回神对着伸手帮忙的那人道了一声谢。再抬起头的时间正好瞧见了那人好整以暇的笑望着她。
“你,上官公子?”
居然是好久不见的上官笙。
四周人声嘈杂,上官笙只能大致的听见明檀的声音,眼看着又有人挤过来,他赶忙上前伸手护在了明檀的身边,等到人流稍稍小一些了,他便赶紧拉过了明檀退到了路边上。
明檀有些惊喜的看着上官笙。
“公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一直没瞧见你?”
一年不见上官笙似乎比之前长高了许多,人似乎有些消瘦,也有些憔悴。
“我今儿傍晚才进的城门,之前刚回到府里没多会儿,见了老祖宗和姑母之后才知道你们出来看花灯了,想着这边这热闹一年也就这么一次,便和长辈们打了招呼特意出来寻你们的。”
结果就是他很幸运,头一个寻到的就是明檀。
明檀听说他今儿才回来,怪不得脸上看起来有些憔悴,想来长如跋涉休息不好的缘故。
“你也是,这花灯什么时候看不成,非要这会儿出来看,你这一趟回来必定很累了,还不在府里好好的休息休息。。。”
看着明檀明显有些不认同的模样,上官笙嘴角扬起了微微的笑意。
“不妨碍,这一路不是急赶,倒也能接受的了。”
明檀看着他人虽然有些疲累的样子,眼睛却是亮亮的,倒也没再多说。想着他明年还要参加春闱,这会儿上回来定是为了这个做准备的。
“你老家那边的事情都忙完了?”
按理说秋闱过后上官笙就能回来了,不过听大伯母说他们家的那边还有些事情没有解决,上官笙这次回去除了参加考试之外,还专门得了大太太的许可,带着她给的人一块,就是为了他们家那些被人强占的田产和铺子的,从前没能力也就算了,如今有了大太太的支持,而且他也长大了,那些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也是时候该拿回来了。
许是因着这事耽搁了,所以上官笙才会拖延了这么久才回来。
听见明檀还关心自己家里的那些事,上官笙心里有些欢喜,脸上的笑容就更浓了,对着她点点头道:
“差不多了,我带着人请了族里的族长出面,姑母的人还专门去了官府重新拿了备案的文书,当堂对峙,又有族老们帮着说话,事情总算是解决了。以后。。。我和母亲两个也就不用国公府总是帮忙救济了。”
她们的家产拿回来了,手里自然也就不再缺银子了。
明檀听了欣慰的点点头。
“这样就好了,你和太太两个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上官笙郑重的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