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等她念完之后,明檀便郑重的跪在地上,把手中的醴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小桌上,下人端过一旁的白饭。明檀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再重新拜一次,这才起身。
之后便是取字,这字取了之后,也就真正意义上代表了姑娘长大成人了。
原本明凤泉是想着请老祖宗给明檀取的,如今又来了身份更为贵重的,一时间倒不知该如何开口了,倒是一旁的长公主笑道:
“咱们檀丫头也是个有福气的,婶母妃可是轻易不来咱们家的,这次正好赶上了,可是要请她老人家给这孩子取字了。”
明杨也赶紧在一旁凑热闹:
“是啊,是啊,还请叔祖母老人家给妹妹赐字。”
老太妃被他们这样子给逗笑了,转而无奈的摇摇头。
“那。。。我就取一个?”
众人立刻纷纷点头。
老太妃想了想最后在面前下人端过来的小书案上提笔写了一个‘妤’字。
‘妤’者,美丽智慧也。
配明檀正好合适。
明檀恭敬的跪在地上给老太妃磕头,谢她老人家赐了一个这么好的字与她,老太妃让身边的小孙子灵犀亲自上前将明檀搀扶起来,这才看着她微笑道:
“好孩子,你是个好的,配这个字倒也不为过。”
等明檀再回到小桌前,唱礼婆子已经高声唱念道: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明檀答曰:“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
然后恭敬的转身对着众位宾客再行一礼。
聆训的时候,明檀跪在父母面前,明凤泉看着闺女老泪纵横,压着嗓音对其教诲了一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明檀静心聆听,最后恭敬的答道:
“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一头磕到地上,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教导恩情。
。。。。。。
一场及笄,一根莠草,让明檀的及笄礼曲折非凡,也热闹非凡,好在最后柳暗花明,漂亮的落下了帷幕,端慧太妃和长公主亲自添笄成就了国公府明檀一段佳话,此后花草品评女子的及笄方式彻底被人诟病,大楚之后再不适用。
永平郡主和苏三小姐等人的言论也在第二日传的沸沸扬扬,此后京城半年之久,各家宴会再不见这些人出面,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及笄过后,明檀得了老祖宗的吩咐,亲自送了老太妃和长公主出门,待稍稍落后一步时,明杨便瞅着空凑了过来邀功:
“怎么样,是不是要好好的谢谢四哥?”
说实话,今儿还真的感谢这位四哥,要是没有他是时候搬来这么重量级的救兵,今儿这及笄礼非得让永平和苏三那一行人给毁了。
明檀也是个心思纯正的,虽然之前因着芸晴的事情对明杨有所看法,可是人家帮了这么大一个忙,她也不好意思再说点什么,只得转身,对着明杨恭敬地施了一礼:
“多谢四哥。”
明杨也就是逗了那么一下,没想明檀还真的郑重谢他,一时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转而便笑着自揭了老底:
“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安诚那小子吧,都是他专门从南蛮那边写信过来,叫我在你及笄的时候务必请了我娘过去捧场,就为了让你的及笄更加有体面。檀妹妹,安诚对你算是一片赤诚了,你可要心里明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