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朱方正的领导之下,亮山那可真是蒸蒸日上,
犹如那初升的朝阳,光芒愈发耀眼。
朱方正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以及 “替天行道” 这堂堂正正的大义,
就像那磁石一般,接连吸引了不少好汉入伙上山。
亮山的势力呢,恰似那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日益强大起来,在江湖上的名声,更是如同那敲响的洪钟,
愈发响亮,传得是四面八方皆知。
而这一切,都被宋河看在眼里。
他看着朱方正的一系列举动,心中就像被猫抓了一般,
泛起了别样的心思。
眼见着朱方正因为招揽众多好汉,威望是一日高过一日,
宋河心里那是既羡慕得紧,又充满了不甘。
于是,宋河也开始对外宣称,自己也要为亮山出一份力。
可实际上呢,他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在亮山的地位罢了。
这宋河心思一动,便开始一番打探。
还别说,真让他盯上了一个人,
正是那因重义气放走犯人而被发配到沧州的朱仝。
宋河心里明白,这朱仝为人忠义无双,
武艺更是高强出众,在江湖上也算是有一号人物。
他寻思着,要是能把朱仝拉上亮山,
那自己在亮山的话语权,必然会大大增加,地位也能水涨船高。
主意打定,宋河便找来李盔。
只见他满脸算计,眼中透着一丝狡黠,对李盔说道:
“李盔兄弟,我听闻那沧州的朱仝,可是个厉害角色啊。
你去把他照看的小衙内劫了,引他来追。
到时候,以小衙内为人质,
不怕他不听话,咱们趁机劝他上亮山。
只要他肯入伙,日后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李盔一听,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道:
“宋大哥,你说这法子能成吗?
咋感觉有点太狠了点呢?”
宋河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照做便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李逵平日里本就对宋河言听计从,
当下也不再多问,领命而去。
且说那朱仝,在沧州因办事得力,
把沧州知府哄得那叫一个开心,
知府对他那是相当赏识,
甚至将自己的心肝宝贝小衙内都放心地交给他照看。
这一日,风和日丽,朱仝如往常一样,带着小衙内外出游玩。
小衙内一路上蹦蹦跳跳,欢声笑语不断,朱仝看着也满脸笑意。
就在这时,李逵瞅准了时机,犹如一头恶狼般猛地窜出。
他二话不说,一把抱起小衙内转身就跑。
朱仝听到动静,回头惊见小衙内被劫,
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心急如焚地大喊起来:
“贼人休走!快放下小衙内!”
喊罢,拔腿便追。
李逵一边跑,一边故意放慢脚步,
还时不时留下些线索,就这么引着朱仝一路追赶。
追到一片偏僻的树林时,
朱仝眼前出现了宋河和李逵等人。
朱仝顿时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手指着宋河,大声吼道:
“你是谁,是不是你指使他劫走小衙内的?
你究竟想干什么!”
宋河脸上露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慢悠悠地说道:
“朱仝啊,我们这可是看重你的本事,真心想请你上亮山啊。
你瞧瞧如今这朝廷,腐败得不成样子,
你在这沧州为知府卖命,能有啥前途呢?
不如跟我们一起,去亮山干一番大事业,那才叫痛快。”
朱仝气得浑身止不住地发抖,大骂道:
“你们这群卑鄙小人!
为了达到目的,竟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还以为亮山都是好汉,原来也是欺世盗名之辈
要是小衙内有丝毫损伤,我定要你们血债血偿!”
这时,李逵却嬉皮笑脸地冒出来,说道:
“那小衙内嘛,咬我一口,跑丢了
这荒山野岭不会被豺狼叼走了吧。”
朱仝听闻此言,犹如遭了雷击一般,
整个人都呆住了。片刻之后,
悲痛欲绝的他双眼瞬间通红,像是要滴出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