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潜伏省城
第二天中午,林毅和张哥等人出发了,准备前往伏击地点。
苏静秋站在村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时分,远处忽然传来零星的枪声。
而且枪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
村里的妇女和孩子,被迅速转移到后山,苏静秋留下来,准备好绷带和药物。
当天完全黑下来时,有两个民兵被抬了回来。
苏静秋立刻展开救治,一边问道:“怎么回事?”
“我们中了埋伏.……鬼子增援来得太快……老张也受伤了。”那人喘着粗气说道。
当老张被抬进来时,苏静秋的心沉了下去。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肺部,鲜血随着他微弱的呼吸,不断从嘴角溢出。
这种伤势在医疗条件匮乏的农村,几乎等于死亡。
“准备手术。”苏静秋卷起袖子,就准备给老张动手术。
“我们没有设备…….”
苏静秋冷静的看着房间里的东西,说道:“我需要开水、干净的布、白酒,还有那把细长的小刀。”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苏静秋开始了一场简陋的手术。
没有麻醉,老张很快痛晕过去。
也没有手术灯,几个村民举着火把为她照明。
没有缝合线,她用煮沸过的普通线代替。
两个多小时后,当苏静秋终于做完了手术,林毅已经回来了。
他的左臂也受伤了,此刻缠上了绷带,脸上也有擦伤,但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张哥怎么样?”
苏静秋疲惫地说:“如果伤口不感染的话,应该没问题。”
林毅递给她一碗热水:“你很厉害!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手术。”
苏静秋一口气喝完整碗水,苦笑道:“现在条件艰苦,也是不得已为之。”
“你救了五个人,包括老张,他们现在看你的眼神就像看活菩萨。”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苏静秋摇头一笑:“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林毅拍了拍身边的小包袱,里面是一些吃的和饮水,当然还有从鬼子那里抢来的武器弹药。
“张哥他们呢?”
“他们这次损失不小,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为了避免被鬼子报复,他们今晚就会带着村民,全部转移到山里去。安全应该是没问题的。”
“那我就放心了。”苏静秋留下一本手写的简易医疗手册,在村民们的目送下,两人踏上了前往省城的路。
走到后半夜,两人刚停下脚休息,前方树林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毅立刻拉着苏静秋,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
片刻后,七八个衣衫褴褛但全副武装的溃兵,从树林中冲出。
后面不远处则传来鬼子的喊叫声和枪声。
林毅看了看苏静秋,苏静秋知道他的意思的,说道:“我们不知道鬼子有多少追兵。”
“都送上门了,哪有不杀的道理。你自己躲好。”林毅说完,便快速的钻进了林子里。
一头鬼子士兵从林毅身边跑过,林毅忽然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另一只手则是握着匕首,狠狠捅进了他的脖子。
这头鬼子只是抽搐了几下,就一命呜呼了。
林毅从鬼子身上拽下两颗手榴弹,揣进了兜里,枪支和弹药,还有一些干粮,也背在了身上。
紧接着,林毅将两颗手榴弹扔进了几个鬼子中间去。
只听轰轰两声爆炸,鬼子顿时发出一阵鬼叫。
林毅冲过去挨个补刀,然后快速逃离。
等到后面的鬼子追过来,林毅早已经消失不见了。
借助夜色的掩护,林毅打起了游击。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神出鬼没,而且枪法极准。
打的小鬼子都不敢分散追击了。
看到鬼子越聚越多 ,林毅也放弃了伏击,将抢来的物资带上,然后找到苏静秋,两人快速的消失在夜色中。
……
两日后,林毅和苏静秋来到了省城。
城门口有小鬼子对进城的人进行盘查,看样子盘查的并不是很仔细。
“记住,我们现在是药材商人夫妇。”林毅低声对身旁的苏静秋说道。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青色长衫,手里提一个藤编行李箱,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商人。
苏静秋则穿着简朴的旗袍,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手里拎着一个布包,活脱脱一个跟着丈夫进城做生意的妇人。
苏静秋长得太白净,所以还特意把脸弄得肤色差一些,丑一点。
以防小鬼子又找事情。
苏静秋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包里的手枪轮廓。
排队的人群缓慢向前移动。
一个老汉因为证件不全,被小鬼子一脚踹倒在地上。
林毅没有多管闲事,依然保持着平静的表情。
“良民证!”轮到他们时,一个满脸横肉的鬼子兵,用生硬的中文喝道。
林毅连忙点头哈腰,从怀里掏出两张伪造的良民证:“太君,这是我们的证件。我叫林德福,这是我内人,我们是做药材生意的。”
日本兵狐疑地打量着证件,又盯着苏静秋看了几眼。
“包里是什么?打开!”日本兵突然指着苏静秋的包袱命令道。
林毅笑了笑,赶紧从怀里摸出两包香烟,赔着笑脸塞给鬼子兵:“太君辛苦了,一点小意思。”
鬼子兵眼睛一亮,很熟练的将香烟揣进口袋,又装模作样地检查了一下证件,便挥手放行了。
一直到进了城,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之前他们为了进城,也打听过,有良民证就不用检查的。
所以才冒险带上了武器。
刚才要是鬼子兵坚持检查,他们就得暴露了。
不过林毅也做了万全的准备,后路也安排好了。
省城的街道,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萧条,店铺大多关门闭户,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鬼子军官趾高气扬地走过,老百姓都低头避让。
“先找个落脚的地方。”林毅低声道:“我们需要一个既能隐藏,又方便行动的地方。”
苏静秋指了指贴在墙上的招租告示:“上面说,鬼子侨区附近有房子出租。靠近鬼子的活动区域,反而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林毅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咱们过去看看。”
他们按照告示上的地址,来到城东一片混杂的区域。
这里既有鬼子侨民的住宅,也有商人的店铺,是两种文化的交界处。
要出租的是一间临街的二层小楼,曾经是家药铺,因老板被鬼子抢劫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