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访问清朝(1)(1/2)

铁路的建设完毕意味着在南国境内可以通火车了,王伟平在内的一众领导非常的高兴,南国距离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又近了一步。

在铁路修建完成以后,王伟平开始将目光又向商业发展上面看。

在他任期近九年内,他一直致力于投入军事上面的发展与铁轨和火车的建设,商业经济层面则是没有那么的看重。

大规模投入海军发展与轨道建设使得国家财政大量的被消耗掉,所付出的回报显而易见,成果也不小,增加了国防力量与人民生活水平。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他相信全国的轨道建设一定会大力发展的,将铁道通向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方,这就是后面的领导的事情了,已经不关他的事了,现在他需要在自己的最后一年的任期内,做一点商业发展上面的事情,让国家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他看向了世界地图,目前南国已经与欧美各国都做了贸易,双方之间都有互相的贸易往来,南国境内许多的欧美商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欧美各国了,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开辟一条新的贸易市场,他转而将目光看向了东边,西边的市场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可东边的还没有呢。

据他所知,东边的清国依旧延续着闭关锁国的政策呢,没有打开贸易市场,欧美各国的贸易商人没有进入到东方市场呢。

看着地图上标注着清国的版图,这么大一片土地,这么大一个贸易市场,如果在这里打开一条贸易通道,不就有白花花的钱流进他们南国了吗?

这钱不赚白不赚,有钱不赚是傻子,秉持着有好处就要赚的原则,王伟平当即决定派遣使者入清国,说服统治者开放通商口岸,允许两国共同贸易。

为了说服清朝统治者,王伟平特意吩咐要带一些南国先进的武器和生产机器去,以此来打动清朝统治者,开放通商口岸。

再加上他们就是从华夏移民出去的,两国原本就是同宗血脉,都是华夏子民,他相信一定能够说服其统治者的。

1837年末,由赵平率领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向着清国而去。

他们沿着马戛尔尼的路线再走了一遍。

其实在1795年英国承认澳洲独立之后,于1796年马戛尔尼就率队来到了南国,希望双方之间能够相互通商。

当时的李晨在见到马戛尔尼来的要求之后,很快就答应了下来,南国那时正处在建国初期,急需要快速的发展,通商无疑是最快发展的一种,加上李晨原来就是一个商人,很快就同意了。

李晨邀请马戛尔尼来到他们刚刚建设好的一些城镇当中,虽然城镇比较落后,但生活在城镇里的百姓们脸上丝毫没有低落的情绪,反而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笑容。

那个时候的大家正处于赶跑英国人建国后的喜悦当中,因此,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快意的笑容。

马戛尔尼在看到这里的人们不但没有任何的沉重忧郁,反而都是充满着喜悦,感慨不已。

在他的观察中,他看到了这些勤劳的百姓们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的建立着房子,播种着田地,看着他们的样子虽然生活不怎么好,可起码他们还能活下去,还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自己。

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清朝,完全比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