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老掌柜呆若木鸡。西北风卷着枯叶从众人脚边滚过,他们盯着地上那截划了半截的枯枝,仿佛看见金山银山在眼前晃悠——这姑娘随便漏两句就能让苗圃多收三成,要是全学会了。
韩清越突然拍响栏杆:“诸位!西魏人供奉的送财童子听说过吧?“他指着余巧巧背影,“今儿要是放跑了这位活财神,往后十八代子孙都要戳咱们脊梁骨!“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热油锅上。泰和隆周掌柜最先反应过来,提着袍角就追:“余姑娘留步!“其他人才醒过神,你推我挤地涌过去。
余巧巧刚解开缰绳,七八个裹着貂裘的老汉呼啦啦围成圈。福源号李掌柜情急之下竟张开双臂拦在车前:“今日不说清楚,姑娘休想出这苗圃!“
袖中瓷瓶被余巧巧攥得发烫。她冷着脸扫视众人:“诸位这是要强留客商?“传闻西域商人行事霸道,没想到真能遇上。
“误会!天大的误会!“韩清越急得直冒汗,扒拉开周掌柜的胳膊,“咱们是请余姑娘吃席!城南醉仙楼新来了江南厨子。“
其他掌柜忙不迭点头,几十年的老脸硬挤出谄笑。泰和隆周掌柜笑得比哭还难看:“对对,请余老板赏光!“
余巧巧指尖在骡子背上轻叩:“无功不受禄。“
“树苗我们卖!“韩清越突然吼了一嗓子。见余巧巧驻足,他擦着汗赔笑:“二百棵频婆果苗,现成的!“
七八颗花白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福源号李掌柜拍胸脯:“姑娘看上哪片苗圃尽管开口!“
“我要两年生的壮苗。“余巧巧慢悠悠转身,狐裘在风里翻卷,“数量嘛。“她竖起一根手指。
“一千棵。“
寒风突然凝住。周掌柜的貂绒帽子被吹落在地,露出光溜溜的脑门。李掌柜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声。
韩清越最先回神,干笑两声:“余老板说笑呢?这一千棵。“他扫过众人青白交加的脸色,“抵得上商会半年的出货量。“
苏老板搓着冻红的鼻头笑道:“这天寒地冻的,不如去醉仙楼边吃边谈?“他朝楼下伙计吆喝:“摆宴!快去醉仙楼订最好的雅间!“
余巧巧裹紧狐裘,青骡车碾过积雪吱呀作响。车帘外闪过韩清越灰蓝的眸子:“余老板坐我的车吧?里头有暖炉。“
“不必。“她扬鞭轻甩,青骡喷着白雾冲开人群。车辕上挂着的铜铃叮当,惊起檐角几只寒鸦。
醉仙楼地龙烧得正旺,檀木案几上铺开两丈长的契书。余巧巧指尖蘸着朱砂,在“千株两年生频婆苗“处画圈:“三月末至四月初,须见花苞始发。“
袁老板捧着茶盏的手一抖:“姑娘好眼力!往年都是看叶芽。“
“叶芽可作假,花苞难伪饰。“余巧巧提笔补上附录,“苗圃需北坡向阳,土层三尺下不得见青石。“她忽而轻笑,“诸位若用南坡黏土充数。“
苏老板干咳着打圆场:“岂敢岂敢!“他瞥见契书上“抽成四成“的字样,牙根隐隐作痛。
胡姬捧着焦尾琴翩然而入,余巧巧却推开西域葡萄酒:“以茶代酒,预祝丰收。“她袖中滑出个布包,“这是套袋用的葛布样本。“
韩清越抢过布包细瞧,粗粝葛布浸过桐油,在烛火下泛着琥珀色光泽:“妙啊!既能透光又可防虫!“
三日后,余巧巧在集市角落发现几株番柿苗。叶片蔫巴巴的,却开出鹅黄小花。卖苗的老汉操着胡语比划:“波斯来的金灯笼,五十文一株!“
“我要二十株。“她数出碎银,“再搭些芫荽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