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身上有了点存款后,胡为民就没再亏待过自己。
每天伙食必须顿顿有肉不说,偶尔还要来点水果。
等到沪上那边寄过来《甜蜜蜜》的稿酬,他还准备去燕京城的各大饭庄打打牙祭。
上辈子他不是没去过全聚德和东来顺,可那时候燕京城的有名饭庄商业化太严重,甚至出现过预制菜。
没过两天,胡为民又被叫去北影厂,前来迎接他的是文学部编辑梁晓生。
两人也是老熟人了,加上在北影厂写剧本的那段日子合作得很愉快,这次又能见面,两人都很开心。
“梁老师,这次叫我来,是剧本审核有结果了吗?”
“胡老师,剧本已经通过了,项目已经正式进入筹备期。”
两人一边向着主楼走去,一边聊着天。
“胡老师,你的剧本《电影创作》杂志想要刊载,你的意思是?”
“可以啊,不过杂志社给稿酬吗?”
“当然有稿酬。《电影创作》虽然是厂办杂志,但发行却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梁晓生掷地有声地说着,旋即又用商量的语气,问道:“不过胡老师是第一次写剧本,还不是原创的,稿酬只能给到千字六块,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那我肯定没问题。”胡为民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摆手道:“《电影创作》能刊载我的作品,是我的荣幸。别说给的钱并不少,就算不给钱,我也是愿意的。”
接着,他又握住梁晓生的胳膊,真诚地说:“要是没有梁老师的帮助,《甜蜜蜜》的剧本进度不会有那么快,这里面有你一份功劳。等稿酬下来后,咱们平分!”
一股暖流自心田流过,梁晓生心里暖洋洋的。
“胡老师不行,这钱我不能要的!”
感动过后,自然要坚决拒绝。
胡为民没想到梁晓生拒绝得那么干脆,他可是知道对方家里条件不好。梁晓生虽然工资高,但大部分都要交给家里人。
可以说,他们一家人,都靠梁晓生的工资。这也造成他平日里生活非常拮据,最困难的时候比胡为民在龚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胡为民态度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之前来北影厂的时候,我就说过,我是来学习的。我的剧本能选中已经是意外之喜,要是这笔钱你不拿,那我也不拿。”
帮人帮到底,万万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梁晓生被他的态度打动,眼眶含泪,鼻子发酸,“胡老师……我何德何能啊!”
“梁老师,相信自己,困难终究会过去的。”胡为民认真道。
如果能帮到梁晓生这位未来的大作家,即使剧本稿酬全都给他胡为民都乐意。奈何梁晓生是个有骨气的作家,不会接受这种馈赠,胡为民只能想这种折中的办法。
梁晓生擦了擦眼角,他没忍住,泪水终究是夺眶而出。
胡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啊!
一百五十块钱,他几个月的工资,就这么给他了。
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没错,可问题是,两人认识至今也不过十来天啊!
乐善好施,及时雨,几个词在梁晓生脑袋里回荡。
“胡老师,以后但凡有用到我的地方,我绝对不会推辞!”
这个诺言沉重吗?
不沉重,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百五十块钱对他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被人雪中送炭心理是个什么感觉。
“我只想帮帮你。”胡为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梁老师,你还年轻,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梁晓生点点头,胡老师的关心,他收到了。
两人继续往里走,到主楼楼下时,胡为民看见一道倩影。
倩影转过身,露出一张胡为民非常熟悉的俏脸。
“梁编辑……咦,你身边的同志是谁?”
倩影俏生生站在楼前,她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目光落在胡为民身上,仿佛带着笑。
“刘老师,这位是胡为民胡老师,他是《甜蜜蜜》的原着作者,也是剧本编剧。”
介绍完胡为民后,他又继续介绍道:“胡老师,这位是我们北影厂演员剧团的刘小庆,刘老师。”
“你就是写出《甜蜜蜜》的胡老师啊,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这么英俊!”刘小庆显得有些惊讶,最后还夸赞了几句。
“一点虚名不值一提。”胡为民谦虚了一句,然后笑着道:“我很喜欢刘老师的表演,没有想到这次能见到真人,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肯定会羡慕死的。”
“咯咯咯,胡老师真会逗姑娘开心。”刘小庆捂着嘴直乐。
她见过的年轻男子不少,厂里有,外面也有,但像胡为民这样嘴甜的,见到她还不怯场的,真是头一份。
“我可不是随便一说,刘老师主演的《小花》和《瞧这一家子》我都看过,你在里面的演技是这个。”胡为民说完,竖起大拇指。
“看来胡老师真看过我的电影。”刘小庆确定了,对方不是在说客套话。